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从北极到太空:全球战略再角力

2020-01-14 09:31
来源:半月谈网

窦国庆

2019年,大国间围绕地区秩序、能源市场、意识形态、传统利益等展开全方位竞争,军事竞争是其中的重要体现。展望2020年,随着大国关系不断调整,国际战略格局的不断变化,各方在军事领域激荡起伏的纵横、裂变,将继续印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所蕴含的宏阔变化。

北极:新的战略制高点

北极的价值根源于其基于天然地理条件的传统地缘政治价值,它将地球上资源最丰富、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民族最多样的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以最短的海、空航线予以连接。北极争夺将成为继航海大发现后西欧争夺北大西洋、英法争夺地中海、美苏争夺欧洲平原后,又一决定人类历史进程和世界秩序的基本推力。

2019年的北极,美俄斗法仍是主旋律,其中俄罗斯领先一筹。

俄罗斯是拥有北冰洋沿岸最长海岸线的国家,俄罗斯军队也因此成为2019年在北极最活跃的军事力量。2019年,俄军在继续加派冰面部队驻扎北极地区外,还增加了在此的战舰数量。可以预见,俄军将是最先能在北极地区形成战区战略型联合指挥能力的军事力量。这一点让包括美军在内的西方国家望尘莫及。

美国作为超级大国,自然不甘心在新的战略制高点上落后。确保北极海域航行自由,成为它利用海空军力量进入北极的“正当”借口。2019年,美国除继续频繁派战舰在北冰洋巡航、与加拿大和北欧国家军队进行联合活动外,开始大量扩充北极部队。美国在北极地区的行动,制衡俄罗斯的色彩更浓厚,防止俄罗斯主导北极的意图更直接。

2020年,美俄这两个重量级军事玩家,将继续在北极角力。俄罗斯希望在军事先行一步,先占先得。美国将继续采取传统的扩大盟友、部署先进武器装备等方式,扩大在北极的军事存在。

未来的北极主导者,不仅要有天然条件和利益驱动,而且必须具备领先的冰川地带船舶技术和开发自然环境的能力。只是,因为全球化的推进,这些主导者不可能形成垄断。

太空:军事博弈日趋激化

早在冷战时期,太空便是大国争夺的重要战场。冷战结束后,随着欧洲、中国、印度、巴西、日本、以色列等力量进入太空,太空俱乐部成员增多,太空也成为决定大国地位的军事博弈舞台。

2019年,影响这一博弈态势的,莫过于美国宣布退出《中导条约》和正式建设太空军。前者意味着美国太空军事资产将加速与陆海空等战役战术力量融合,将美战役战术力量体系打造成一个笼罩地球的军事“铁幕”。后者则意味着,对所有太空军事行动与军事资产进行统一领导、管理与指挥,以“开展迅速、持续的太空攻防行动和所有领域的联合行动”。美国的战略意图在于打造其在全球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不可撼动的军事优势。

美国打开了太空军事博弈走向激化的“潘多拉魔盒”。继美国推出太空军建设计划,欧洲、俄罗斯等纷纷加强太空军事力量建设,要么为提升与美联合作战能力,要么为对抗制衡美太空力量。俄罗斯宣布试验新型高超音速导弹,预示着太空军事博弈激化将在2020年成为大概率事件。

新科技军事化产生革命性影响

2019年形成了军事大国争相将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等新兴科技军事化的高潮。这些新技术不仅打破了陆地、海洋、天空、太空等物理空间的壁垒,还将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领域一体贯穿,新型安全领域已然成型,并不以人意志为转移地冲击着全球战略格局和世界安全环境。这些新型安全领域的出现颠覆了衡量战略主动与被动、军事优势与劣势、外交敌友多寡、法律与伦理区分的标准和逻辑。

3D打印的爆破装备、远程遥控无人机、生物基因药品等新兴技术产品在全球市场体系中可以非常方便地获取,数据信息和社会心理安全成为大国博弈的又一战略制高点。这些因素导致战争与和平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道义标准越来越难界定,现有国际法在许多情况下难以适用,新的国际惯例又尚未出现。

新兴技术发展并运用于军事领域,使大国军事竞争不再局限于对称性武器研发生产的军备竞赛,而更主要变成:新型技术装备突袭型的威慑和反威慑对抗;使对方军事力量成为无效资产的非对称性优势竞赛;太空、网络、战争伦理、生物基因、脑控控脑等领域的行为规则制定权争夺、技术优势争夺等。

未来,大国博弈的历史惯性和应对公共安全威胁的需求,使安全行为主体不会仅局限于主权国家,还可能包括能制造公共安全威胁、受制于公共安全威胁的一切组织和个人。(作者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研究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