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美国海军“班布里奇”号驱逐舰(右)和其他舰艇通过苏伊士运河向南航行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已1年有余,这期间,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始终没有松懈。特别是近期,其对伊朗的“极限施压”层层加码,引发对方针锋相对,喊话要以“战斗姿态”相迎。剑拔弩张之下,将酿何果?
“极限施压”,全面加码
继去年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分阶段重启对伊制裁后,特朗普政府今年4月宣布,原定8个国家和地区享有的伊朗石油进口豁免权5月1日到期后不再延长。5月8日,美国又宣布对伊朗涉铁、钢、铝和铜等金属出口的新制裁措施。特朗普强调,华盛顿方面正通知“其他国家”不要进口伊朗出产的金属材料。而石油和金属材料出口,是伊朗第一和第二大外汇来源。
美国对伊朗的外交孤立也动作频频。特朗普上台后便锁定伊朗为“支恐国家”,之后,特朗普的言行又诱发了卡塔尔断交风波。今年1月,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访问中东八国,打造中东战略联盟,加速组建中东版北约。上述举动,皆旨在孤立伊朗。
美国对伊朗的军事威慑更是不断升级。今年4月8日,特朗普宣布,美国正式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列为“外国恐怖组织”。随后,美国加大了军事威慑力度。5月5日晚,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称,美军正在向中央司令部地区派遣“林肯号”航空母舰打击群和一支轰炸机特遣队,旨在警告伊朗:任何针对美国或其盟国利益的攻击都将遭受无情回击。之后几天,五角大楼又宣布将在中东地区部署“阿灵顿号”两栖船坞运输舰与“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
美国的“极限施压”最近又拓展到伊朗的核活动领域。5月初,美国盯上了伊朗的铀出口,表示将发起第三波制裁,以迫使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从而完全杜绝伊朗拥有核武器的可能。
针锋相对,伊朗强硬
美国的一系列举措,并未让伊朗屈服。相反,伊朗见招拆招强硬回应。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要求伊朗全国以“战斗姿态”应对美国在各个领域向伊朗发动的攻势。
美国不断加码的制裁措施,确实对伊朗的经济构成了空前的打击,致伊朗石油出口收入大减、通胀率失控、失业率高企、财政状况堪忧、经济停滞不前。但是,伊朗政府一直在努力打破美国的经济封锁,包括同邻国伊拉克发展合作关系,积极推动与友好国家的贸易往来,竭力维护石油出口等措施。目前,伊朗的经济形势虽然困难,但尚在可以承受的程度。伊朗国内政局总体稳定,并未出现美国希望的全国动乱。
面对美国的军事威慑,伊朗也是以牙还牙、针锋相对。美国“拉黑”伊斯兰革命卫队的话音刚落,伊朗便立即还以颜色,宣布把美国中央司令部下辖的美国中东驻军定性为“恐怖组织”。扼守霍尔木兹海峡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加强戒备,应对美国航母战斗群向中东部署的动作。在五角大楼宣布将在中东地区部署“阿灵顿号”与“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后,伊朗军方强硬回应:如果华盛顿采取具体的军事行动,伊朗将给予美国“致命一击”。
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自就任以来,特朗普深感美国在中东影响力的下降。为显示美国仍有维护中东霸权的实力,特朗普政府从贬低、继而退出伊核协议入手,再以逐渐升级的制裁“极限施压”逼伊朗就范。当然,特朗普的最终目的,还是要颠覆伊朗伊斯兰政权。
特朗普认为,奥巴马签署的伊核协议没能限制伊朗发展导弹以及在中东地区扶植代理人、从事“破坏地区安全”的活动,是“史上最糟糕的协议”。今年5月初,特朗普表示,美国去年已就新版伊核协议和结束“极限施压”政策,向伊朗列出了12项要求,“邀请”伊朗重回谈判桌,但显然遭到伊朗领导人的断然拒绝。
美伊对峙加剧给中东乱局火上浇油。
首先,双方擦枪走火的可能性不能排除。自伊斯兰革命成功40年来,美伊龃龉不断,但伊朗从未低过头。现在不仅表态强硬,同时也有了采取行动的一定能力。伊朗如今拥有的导弹质量和数量,虽然不能与美国相比,但足以能给中东地区的美军基地及其盟友以色列的安全构成较大威胁。虽然从目前情况看美伊交战的可能性不大,但双方军事对峙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在明显增加。
一旦“擦枪走火”,发生地点极有可能就在世界重要油路——霍尔木兹海峡。美国“极限施压”的一项重要手段,就是让伊朗石油出口“归零”。按计划美国政府给予8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伊朗石油的180天豁免期已于5月1日结束。从理论上讲,伊朗石油出口面临大减甚至“归零”的危险。伊朗早已誓言,如果伊朗石油不能出口,海湾阿拉伯国家的石油也不要指望出口。伊朗阻止海湾阿拉伯国家石油出口的重要手段,就是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美国近日大举向海湾地区部署战力,其目的恐怕就在于防备伊朗此举。伊斯兰革命卫队与美军近距离接触乃至局部冲突的几率显然大增。
其次,伊朗主动退出伊核协议的可能性在增加。伊朗终于做出了对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对伊制裁的回应。伊朗总统鲁哈尼5月8日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伊朗将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不再对外出售重水和浓缩铀。伊朗外交部表示,如果60天内,伊核协议的签署国在美国制裁下,无法保证伊朗在银行和石油行业等方面的利益,伊方将采取上述措施。鉴于此,伊朗全面退出伊核协议的可能性也在明显增加。
再次,中东乱局恶化或助恐怖主义回潮。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中东的老巢已被摧毁,“征服阵线”在叙利亚控制的地盘也已微乎其微,但这些恐怖组织随时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据联合国今年3月份的一份报告,目前分散藏匿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成员至少还有1.8万人。美伊对峙加剧中东乱局,无疑会给恐怖主义回潮提供机会。
美伊对峙虽已剑拔弩张,但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不会轻易把美国引向一场大亏血本的战争。而经济萧条、处境艰难的伊朗,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主动挑起战端。(作者系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唐继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