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数字经济:智慧的价值”分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 赵颖全/摄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尤其是数字经济、太空开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备受关注。亚洲各主要国家,普遍将第四次工业革命当作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跳板,寻找定位、积极作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太平洋局局长李昌镛在《日本经济新闻》上撰文称,亚洲或成为数字经济的创造者。亚洲已经无法将出口主导型的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其原因不仅是作为产品买主的欧美保护主义增强,还包括随着生产自动化,制造业不再像过去那样产生大规模就业机会。亚洲新的增长引擎在数字经济。除了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外,在利用电子商务和二维码的无现金结算方面,亚洲也已经占据了世界领先者的一席之地。纵观整个亚洲,数字经济的活力甚至超过了欧美各国。亚洲不仅是数字经济的消费者,还可能成为创造者。投资数字经济、培育新兴产业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大学的竞争力,印度理工类大学和中国很多大学都已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在制造方面拥有优势的日本和韩国已经感觉到了不安。要享受数字经济的成果,唯有继续开放经济,制定共同的规则。
除了数字经济,亚洲国家也纷纷在太空开发领域发力。据西班牙“环球”网站报道,亚洲经济的飞速发展让印度、日本、韩国和以色列等国家在太空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只要亚洲经济和影响力继续增长,亚洲国家在太空领域的开发就会增加。几十年后我们或许将看到多极化的太空世界。印度和日本的航空基础设施强大,韩国和以色列的高级技术蓬勃发展,伊朗的太空计划与地缘政治危机相关,亚洲太空竞赛的出现离不开经济、追求名誉和地区冲突等原因。其中,日本对本国太空计划的预算投入名列全球第五,在小行星探索和太阳帆的使用领域成绩出众。印度的王牌是卫星发射,既搭载数量多,又价格合理。韩国2018年使用本国技术将两颗卫星送入轨道,并于近日启动太空计划,打造自己的航天飞机。以色列在纳米卫星的研发方面颇具优势,正致力于将它转化为商业利益。
此外,亚洲国家也很重视发展人工智能、3D打印、机器人、数据分析等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同时,提升军事实力和国防工业效率。英国《简氏防务周刊》近日刊文分析亚洲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指出亚洲各国正在利用商业部门的产业能力支持国防建设,比如汽车制造、计算和电子制造。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把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特别是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置于该国经济战略的中心,以促使日本一些工业部门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如汽车制造和消费电子产品。日本新的防务政策意在保持自卫队在今后十年内开发、获取和应用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相关的技术。印度正在防务安全领域强化人工智能开发,其国防部于2018年5月成立专门工作组,目的是使印度成为“国防领域中的人工智能强国”。韩国2018年7月底宣布“国防改革2.0”项目,强调融合第四次工业革命成果,实现韩国武装部队的实力现代化,这项改革项目主要突出四个领域,即大数据分析、3D打印、无人机以及用于保护士兵的先进技术。新加坡2017年宣布每年花费至少4500万新元建立新的国防实验室,进行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的研发,包括自动系统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