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加速

2018-12-10 10:50
来源:半月谈网

近年来,全球虚拟经济恶性膨胀趋势加剧。全球每年商品和服务贸易额总计约为20万亿美元,与80万亿美元全球GDP相比,这个数字已经相当可观,但全球金融资产总价值却达到近300万亿美元,股票、债券和其他金融证券所代表的“纸面”财富显然极大影响着购买力。

当证券价格上升,社会产生“财富效应”,从而提高购买力,增加贸易量和贸易额。而证券价格下跌时,情况正好相反,贸易随即减少。如今,这种“反向财富效应”引发贸易和经济活动急剧下降的风险很大。

尽管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GDP和世界贸易增长处于低速,但全球金融资产的价值已经比危机前的水平飙升了近50%,这意味着纸面财富(而非真实财富)的大幅增加,且大部分价值都集中在股票以及主权债券和公司债券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已对全球过度举债敲响警钟。

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确立以来,美元霸权地位依旧保持,但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国会预算局此前预计,按照目前的增速,到2028财年结束时,美国国债将达到28.671万亿美元,国债占美国GDP的比重将从2018年的78%升至96.2%。美国国会预算局估计,从2028年起美国国债违约的可能性接近100%。美元的前景令人担忧。

全球外汇储备结构日益多元

在全球金融市场大动荡、风险与日俱增的形势下,各国都在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金融治理体制改革,同时,也为提高经济韧性、增强形势恶化时的应对能力做着准备。

美元的地位正在发生微妙变化。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从2001年的超过71%降至2013年的61%多一点。随着美国经济影响力相对下降,各国政府和央行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将继续下降。

到2018年1月,外国持有美国国债已从2017年10月的6.32万亿美元减至6.26万亿美元,一些国家减持美国国债主要原因是担心美国违约。美国《1987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授予总统极大权力,即在不同寻常且巨大危险的情况下,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也就是说,可以冻结甚至没收对美国经济安全造成威胁的国家在美国的财产。而美国随意冻结外国政府、高官或企业在美的财产已是常态。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今年5月刊发题为《因美元波动而增加的黄金储备可望发挥无国籍货币的作用》的文章介绍,几个大国都在增加黄金储备。全球的中央银行(包括国际机构)在近10年增持了3600吨黄金。一旦美元的前景令人担忧,黄金就会作为无国籍货币凸显出来。

此外,欧元、人民币等货币在一些国家外汇储备中占比正在扩大。

欧元仍是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第二大货币。在欧洲,欧元发挥着储备货币关键功能,2017年以来,欧元在全球支付及外汇结算中的使用有所增加,资本流入欧元区股票市场的势头较强。

与此同时,正如今年6月欧洲中央银行发布报告显示的那样,各国央行的外汇储备管理者普遍对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信心上升,不少国家已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2017年欧洲中央银行买入价值5亿欧元的人民币。2018年1月德意志联邦银行和法国央行决定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其他欧洲国家如比利时、西班牙、斯洛伐克的央行也着手为外汇储备购入人民币或研究这种可能性。

世界贸易结算亦走向货币多元化

在世界贸易结算货币方面,货币多元化趋势也日益明显。

德国外长海科·马斯提议建立一个独立于美元的新国际支付系统、一个新银行间转账系统和一个欧洲货币基金,以“保护欧洲企业免受(美国)制裁”。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思·罗戈夫的话说:“美国一直在大力使用经济制裁,所以像俄罗斯和伊朗这样的国家当然会竭力摆脱美元。”俄新社今年8月12日报道,俄罗斯第一副总理兼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表示,美国当局缺乏连贯性的行为破坏了美元的稳定性,使美元变成了有风险的结算工具,俄当局正在安排使用美元之外的货币进行结算。

美元的国际主导货币地位可能还将维持较长时期。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强合作、全球金融治理体制进一步改革,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实力和影响力也将不断提升。可以预计,全球外汇储备和世界贸易结算多元化将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作者系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长久)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