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中亚一体化:前景看好障碍仍存

2018-11-05 10:25
来源:半月谈网

近年来,中亚地区内部一体化进程重新升温,中亚各国间合作步入快车道。今年3月,中亚五国元首会晤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这场时隔13年的首次集体会晤,确定了今后每年3月举行五国元首峰会,说明中亚地区确实出现了很多促进一体化的新因素,合作需求大增。8月,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访问乌兹别克斯坦,两国签署了包括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在内的一系列合作文件,塔乌关系改善成为中亚各国关系发展的一个缩影。不过,中亚地区仍然面临一些老问题,未来能否找到新办法,推动地区一体化合作进程,仍需观察。

中亚一体化新趋势

中亚五国独立后,曾先后成立了统一经济空间、中亚经济共同体、中亚合作组织,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还于2006年提出建立“中亚国家联盟”倡议。但是,中亚五国后来在一体化方向上出现分歧: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与俄罗斯在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合作愈发深入,并于2013年升级为欧亚经济联盟;塔吉克斯坦非常谨慎,至今未加入;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明确表示不加入欧亚经济联盟。直到近年来,中亚地区内部才出现一些新的凝聚因素和条件。

第一,乌兹别克斯坦调整外交政策,明显改善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中心,如果其不积极作为,则苏联时期以乌兹别克斯坦为中心建立的基础设施就无法形成有机体系,区域资源难以有效整合。2016年8月米尔济约耶夫接替去世的卡里莫夫就任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后,积极出访邻国,切实提升与哈萨克斯坦的战略伙伴关系,和平商谈与吉、塔两国的边界划分和水资源利用问题,恢复口岸通车,简化签证手续,与周边国家关系迅速改善。

第二,中亚各国均出台中长期发展战略,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发展目标、任务需求和落实措施。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亚国家纷纷结合本国国情推出明确的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尽管国情不同,但中亚各国在发展战略方面具有诸多共同特点:一是关注中长期发展,任务期限普遍为2030年或2050年,说明各国国内存在广泛共识;二是注重结构性改革,发展多元化和自由化经济,尤其是深加工和制造业;三是注重改善基础设施,优化道路、能源和通讯网络,借助固定资产和大项目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四是注重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五是注重完善国家管理,改革行政和司法,增加效率和公平,打击腐败。中亚各国都明白,如果不开展区域合作而单靠本国市场,不仅无法容纳现代工业化产能,而且难以承担内外压力,国家发展战略的落实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第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明显改善,与外界的合作通道不断完善。长期以来,作为内陆的中亚地区对外通道不足,各国国内基础设施缺乏互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亚各国下大力气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国内以及与外部的交通和能源网络,比如哈萨克斯坦新建和修复“双西公路”,连接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伊朗的国际铁路开通运营,等等。基础设施完善不仅提高了效率,还使得邻国间旧有的压制与反压制的矛盾悄然化解,朝着越来越平等的方向发展。

第四,中俄就中亚合作达成更多共识,互信加强。近年来,在中亚地区的力量对比格局中,中俄两国地位明显上升。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且明确声明不追求势力范围,而俄罗斯因乌克兰事件受西方制裁,更加重视远东开发和与亚洲合作,注重发挥联系欧亚两大洲的桥梁作用,提出发展“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在此背景下,中俄先后签署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和《关于欧亚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的联合声明》,共同反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搞“颜色革命”。这意味着,中亚面对的不再是中俄竞争,而是共同合作。

中亚一体化的制约因素

尽管中亚内部出现一体化升温的趋势,但是制约这一合作进程的内外因素短期内仍无法消除,甚至会在未来制造更大的障碍。

第一,合作的经济基础依然脆弱。受国际原材料市场价格下跌和欧洲市场萎缩等影响,2014年起中亚国家经济均出现增速放缓甚至倒退,这说明中亚国家经济稳定性依旧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同质性较强,产业结构都以工农业原材料生产和出口为主,深加工和制造业能力不足,对外部国际市场环境敏感度高;二是融资成本高,企业负担重,增长乏力;三是本币贬值,自2015年至2017年底,中亚各国本币兑美元汇率均贬值一半以上。

第二,阿富汗局势恶化影响中亚安全稳定。截至2018年初,阿富汗政府完全控制的仅有30%的国土,其余70%被塔利班和极端组织控制。阿富汗境内大部分武装分子出身中亚民族,时常骚扰中亚国家的边疆,威胁中亚南部安全稳定。塔利班和“伊斯兰国”在阿富汗境内争夺地盘和人员较为激烈,未来阿富汗局势万一动荡,周边国家将备受其扰。安全形势趋紧影响中亚的投资环境,增加安保和保险支出等经营成本。

第三,域外国家的竞争与掣肘依然存在。因自身实力弱小,中亚国家均希望借助域外力量推动本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这就导致美欧等一些有实力但别有用心的大国希望主导中亚国家及其一体化进程。如果中亚地区一体化被这样的域外国家所主导,那么中亚国家自身的利益将很难体现和维护。

从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看,尽管个别矛盾与纠纷依然存在,但推动中亚地区内部合作的力量和愿望占优。尤其是地区内部交通和能源网络日趋改善、各国发展多元经济需要更大市场、共同抵御境外宗教极端势力渗透需求增大等,使得未来一段时间内,中亚各国将努力求同存异、管控分歧,寻求更多共同语言,合作趋势将不断加强。(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张宁)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