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宜宾市翠屏区纪委“亲”“清”政商关系

2019-05-30 13:53
来源:半月谈网


近两年,宜宾市翠屏区纪委监委以深化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强化监督执纪,优化发展环境,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和良好营商环境,全面护航新常态下“亲”“清”政商关系,“作风问症”服务企业、制定政商交往正负清单等工作经验得到社会各界充分认同。

积极作为、靠前服务,精准助力企业发展

翠屏区纪委结合纠治党员干部“思想偏散、能力偏弱、作风偏懒、力度偏软、效果偏差”专项行动,定期召开“作风问症”企业座谈会,面对面倾听企业“声音”,重点纠治政商交往中的干部作风问题,积极回应企业关注关切。近两年,通过“作风问症”,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属地单位整改或协调解决涉企问题25个,涉及土地协调、税务征收、水电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比如,针对企业提出的长江工业园区停电较多、二楼以上供水困难等问题,督促园区积极协调国网电力公司架设用电专线、加快实施供水厂改扩建工程、增设加压设备等,及时有效地予以了解决;针对企业关注的商事纠纷问题,会同区法院、区工商联建立“商会调解”机制,快速息纷止争,破解商事纠纷难题。

通过常态化开展民营企业访廉问廉活动,督促各地各部门以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收集企业管理层和一线员工意见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比如,宗场镇在访廉问廉中,积极协助辖区内宜香食品厂、恒春食品有限公司、亚雄床垫厂等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用地等难题,受到企业好评。

出红线、筑牢底线,有力构建清廉生态

翠屏区纪委全面收集梳理各级各部门、各系统关于政商交往系列要求,结合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重点针对政商交往中的廉政风险点和腐败易发多发环节,从公职人员、企业人员两类主体出发,制定《宜宾市翠屏区政商交往“六到位”“十不准”“五倡导”“五不得”正负清单》,使得政商双方都有明晰可操作的行为规范,为政商交往提供指引、划出红线、筑牢底线,进一步拧紧了政商交往的“安全阀”。

加大对征地拆迁、城市建管、教育医疗等领域执纪监督工作力度,建立重大项目派驻纪检监督工作组制度,在项目单位设立廉洁监督员,在重大项目醒目位置设置廉洁监督公示牌,建立信息沟通、联合监督检查、重要信访问题会商、重大事项集体审议等工作机制,确保重大项目廉洁高效规范推进。全区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在抓实抓细上下功夫,取得了较好效果。

翠屏区纪委把发现政商交往中的违纪违法问题作为日常监督和审查调查的重要内容,坚决查处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切实做到对涉企问题“零容忍”。2017年以来,全区累计查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涉企问题3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8人,均予以通报曝光。严肃查处了区工业园区管委会规划国土处原副处长吕高驸收受企业贿赂案,珙县公安局芙蓉派出所原教导员何森索取、收受企业贿赂和违规入股煤矿企业案,西郊街道天池社区金河组原组长严晓伟向企业强揽工程案等,形成了强有力震慑。

创新政务、优化环境,坚定企业发展信心

翠屏区纪委加大专项督查、电子监察,紧盯相关责任部门深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情况,以廉洁高效政务环境为目标,督促全区窗口单位、服务行业和民生事项相关部门深化服务“四公开”、便民“四简化”、工作“四严禁”、行风“四评议”活动,不断提高政务服务质效。目前,区本级“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事项占比94%;“网上办理”占比85.2%;群众办事提供材料减少30%以上;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

督促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认真剖析失职失责后面的深层次问题,督促指导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市场协调监管、检查处罚执法程序等制度规定,既推动了环保领域监督管理责任落细落实,又为“聚精会神办企业、遵纪守法搞经营”的民营企业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良好稳定的政商关系是助推本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下一步,宜宾市翠屏区纪委监委将进一步强化纪律要求,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构建既公私分明、廉洁往来,又政商协力、合作共荣的政商关系,为争当宜宾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排头兵、建设“长江首城·首善之区”提供坚强保障。(范建平)

责任编辑:王明瑞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