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厚德笃学 励志敦行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发展之路

2019-01-22 17:45
来源:半月谈网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自由校区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创建于1950年,为中央部委直属高校附属中学,隶属教育部。建校68年来,在东北师范大学的直接领导下,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实验性、研究型”的办学特色跻身全国知名中学行列,向海内外知名高校和社会各界输送了数十万优秀人才,是吉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被誉为“吉林省基础教育的名片”。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坚持改革创新,高举素质教育大旗,已经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中学。

校长邵志豪与优秀毕业生合影

文化,校之源。东北师大附中作为一所有着68年历史的实验性、研究型中学,学术文化是她68年的坚守。建校之初,首任校长陈元晖先生倡导的“附中教师要做教育家”的思想,是附中学术立校的文化之源。几代附中人,在这种文化的引领下,不断创新,锐意进取,始终走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中,东北师大附中全体师生认真领会解读党和国家的教育发展战略,主动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从八十年代初开始的学校整体改革,到九十年代的个性化教学、淬砺教育,再到新世纪的文化管理、主体性德育、自觉教育等,在坚守与创新中不断追求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近几年,学校确立了“坚持教育家办学,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学术型中学”的发展定位,极开展学术型中学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出了学术型中学建设的立体发展构想理论,确立了“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术为基、学风为要”的治校方略,实施了学术型课程、学术型教师、学术型校园、学术型学生“四位一体”办学策略,通过各个层面多维度的学术文化的营造,在坚守与创新中不断提升着学校卓越的学术品质。

德者,校之根。东北师大附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肩扛素质教育大旗,在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指引下,不懈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了具有附中特色的青少年德育新模式。上世纪50年代,学校注重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综合技术教育的“五育”培养。60年代,学校提出了以学习为主、自学为主、读书为主、训练为主的“四主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建立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个维度15个方面的德育渠道,使德育目标层次化,德育内容序列化,德育渠道网络化。90年代,学校提出并全面实施了“淬砺教育”,“训练其行为、磨练其意志、锤炼其精神、锻炼其理想”,淬砺教育成为中学德育的新理论、新模式。新世纪以来,学校在“尊重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实行“主体性德育”,形成学生自主教育、自我管理的德育新模式。学校创新德育形式,开展小初高一体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建设“三级、四途、五维”的学生发展指导系统为实施路径,培养自觉自律、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东北师大附中各校区省级学科带头人

课程,校之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每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东北师大附中都积极响应,各方联动系统性参与。依据国家育人目标,全面统整教育资源,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与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1984年春天,学校率先进行整体改革,启动“四年制初中课程设置和综合教材的研究与试验”,建立了“立体课程结构模式”。90年代参加国家教委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研究与试验”课题,制定《高中阶段选修课开设方案》,形成富有特色的校课程体系。2007年,以高中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在梳理以往课改经验的基础之上,构建了“目标-模组-层级”式课程结构体系,为多元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多维度的课程支撑。近年来,为突显学术型学生培养目标,学校整合校本课程,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群,即附中通识课程、大学先修课程、博雅学堂课程、学术锤炼课程、生涯规划课程和STEAM课程等。构建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即东北师大附中学术型课程,包括系统的学术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以学分制为课程评价,致力探索应对未来复杂世界挑战的T型人才的培养路径与实践策略。

东北师大附中“目标—模组—层级”式课程结构体系

师者,校之魂。“附中教师要做教育家,不要当教书匠”是附中的精神,更是附中教师学术性成长的指引。80年代初,学校乘改革开放的东风,迈入一个厚积薄发的年代。“双基”训练、师徒带教、梳理教学思想、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一批批名师脱颖而出。颜振遥、朱维伦、王得福、魏大久等26名特级教师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的教育名家。21世纪初,是中流击水的年代,教学百花奖、青年教师研究课、高端学术培训、区域合作体教研,一支能研能教、风格鲜明的研究型教师队伍逐渐形成。2017年,学校确立学术型教师专业发展的“12345”工程,努力培养一支师德师风高尚、教育理念先进、教学能力高超、学术能力强劲的教师队伍。现在的附中拥有一支包括9名正高级教师、19名特级教师、34名省级学科带头人、101名省级骨干教师、35名博士在内的教师队伍。这是一支力量雄厚、梯度合理、结构优化、视野开阔的学术型教师团队,这是引领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学校创新辉煌的自信。

生者,校之本。东北师大附中秉承“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指导思想,倡导“培养全面发展、个性优长”的育人理念,让每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成为最好的自己。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不断创新多元人才培养模式,90年代的分层走班教学,促进了教师个性化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发展。2000年开始,学校全员开展系统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为学术型人才培养搭建多元平台。2003年,学校启动基于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的“金牌工程”,开启了基础理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2007年,学校全面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增进了学生成长的个性化选择。2011年,学校引进IBDP课程,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国际教育成长通道。2015年,学校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模型,发展性的提出“六星”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学校以“学术、创新、自觉、友善”为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基础教育号召,努力为未来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优秀人才,搭建了八大类创新型、学术型优秀人才培养通道,即理科基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创造人才、人文社科创新人才、语言文学创作人才、艺术创意人才、体育竞技特长人才、国际理解人才等。东北师大附中的多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的多样化发展环境。这是一种充满关心而不是竞争的学习环境,追求更加个性化、更加富有同理心、更加开放、更加智慧的生命本真就成为所有附中学子的追求。

责任编辑:王明瑞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