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例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在翠屏区法院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
2017年12月26日,宜宾市翠屏区监察委员会正式成立,成为四川省首家挂牌的县级监察委员会,区纪委与区监委合署办公,内设机构12个,转隶干部15名。区纪委监委聚焦主责主业,履行执纪执法双重职责,开启了翠屏区监察工作新篇章。
15名转隶干部脱掉“检察蓝”,走进纪检监察“大家庭”,从此便扛起了执纪执法的职责使命。谈心谈话、集中培训、机关党建……一系列活动引导转隶人员变“队友”为“家人”,做好促进队伍深度融合这篇文章。根据转隶干部和原纪委干部的特点专长,按照人岗相适原则,交叉安排,混合编成,互相取长补短,从“物理融合”到“化学反应”,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相通、信念相融、节奏相和,使反腐铁拳攥得更紧,威力更强。
为了使反腐败工作不断档、不掉链,区监委结合改革试点工作要求和自身实践,主动作为,探索汇编制定监察工作流程和文书格式,确保整个办案过程规范有序,2018年1月上旬汇编规范了监察工作流程和文书格式。
认真践行“四种形态”,在“实践—修订—实践”的循环往复中总结提升,按照《监察法》要求,汇编印制监察工作流程和文书格式,对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审查等进行文书规范,细化12项调查措施,明确85项文书格式,着力形成一套“监言监语”的监察文书。翠屏区监察委员会积极践行监委职责,挂牌“满月”立案11件,挂牌“百天”完成对12项调查措施的全覆盖使用。
“珙县公安局芙蓉派出所教导员何森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18年3月14日,市纪委监委公开发布了何森涉嫌违纪违法的信息,这也是由翠屏区监委办理的全市首例留置案件。2018年,翠屏区监委共留置6人,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6人,持续释放出高压反腐的强烈信号。
为有效解决基层监察机构不全、人手不足、力量不强等问题,区监委向23个镇(街道)派出监察室,配备监察专职人员40名,明确363名村(社区)纪检委员为监察工作信息员,扎实推动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实现监督全覆盖。全区统一制作挂牌、印章,建立健全监察工作机制,明确实施步骤,扎实推动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试点工作,打通监察监督“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对基层行使公权力人员监察全覆盖。区监委派出监察机构成立以来,已谈话提醒、批评教育58人,诫勉11人。
一年来,宜宾市翠屏区纪委监委在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中努力做到纪法衔接无缝隙,找准职责定位、敢于担当,充分发挥纪委监委合署的优势,一体推进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工作。翠屏区纪委监委以不松劲、不停步的毅力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勇气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