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栗建昌、闫祥岭、萧海川
晨光熹微,醒来的乡野舒展筋骨,开启又一天的劳作;日上三竿,勤劳的农人揩净汗水,盘算着未来的收获;晚霞满天,五彩的灯光让日落而息的乡村别有风味。
同样的一天,不同的色彩。从黄海之滨到黄河滩区、从僻壤偏村到物流名城、从圣人故里到牡丹之都,齐鲁大地农业更有干头、农村更有看头、农民更有奔头,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菏泽市鄄城县旧城镇六合社区(三合村村台),王庄村村民在展示自己的选房确认单(2020年9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破晓日新:幸福路越走越宽广
18日清晨6点,第一缕阳光照进川道村,818路公交车就要发车了。
川道村位于济南市南部山区柳埠街道最南端。之前,村里人想出山要花近1个小时走上4公里多山路。
2018年12月,村里第一次进了公交车。一天4班,票价2元,老年人免费乘车。
这好像打通了山村的“经脉”。山下的集市,来自川道村的山货越来越多。
林果丰收时,村民每人一根扁担、两个果筐,扛着五六十斤山楂,坐公交车“运货”到山下,每斤多赚两三块钱。
不只是这里,济南公交集团南部公司已相继开通了10条“扶贫公交线”,越来越多的山里人在家门口坐上了公交车,偏远村庄和繁华城镇走得更近了。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当公交车翻山越岭时,每天清晨5:53发车的7053次列车早已从济南站发出。这趟火车以“慢速”闻名,沿途停靠十余个散落在山间的站点。近200公里的路程、不到12元的票价,仿佛为城里人留住了一份旧时光。
这趟自1974年开通运行的列车,最初就是为山区群众通勤服务。如今,列车上有了书店,还不定时举办农产品推介会。
品格独特,让它迎来更多游客。近些年沿线生态农业快速发展,它所停靠的小站也吸引了更多目光。坐着小火车赶大集,品农家饭、买土特产,让这趟“慢火车”换了一种活法。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
灌溉难、吃水难、用电难、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安居难、娶亲难,黄河滩区人,祖祖辈辈与“滩区八难”为伴,滩区房子陷入“淹没—倒塌—重建—淹没”的轮回,群众深陷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的“三三宿命”。
2017年,山东启动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为60多万滩区居民解决安居问题,给群众一个稳稳的家。
近年来,围绕破解乡村振兴“人、地、钱”难题,山东省制定了24条创新务实管用的措施,蹚出了特色鲜明的改革创新路径。
拼版照片:上图为即将要迁建的菏泽市鄄城县旧城镇王庄村(2020年9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下图为菏泽市鄄城县旧城镇王庄村即将要整体迁入的六合社区(三合村村台)(2020年9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暖阳当空:三农经越念越时尚
正午暖阳照在红红的樱桃上,厉家寨又一次迎来樱桃的成熟期。采摘园里,游客欢声笑语,品尝着收获的滋味。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这是当年毛泽东主席“点赞”过的地方。临沂莒南县坪上镇厉家寨村,地处三山五岭两河之间,曾经山石密布、耕地稀薄。1950年起,厉家寨人硬是削平11个岭头、填平300道沟,整修出3000多亩良田。
如今,厉家寨村又闯出了一条时代新路。十几年间,樱桃成了厉家寨人和十里八村的“金果子”。2016年,厉家寨村还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国樱桃第一村”,周围18个村连片种植的樱桃面积,超过2.6万亩。
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
2019年开通的鲁南高铁,“厉家寨站”成为沿线上唯一一个用村庄命名的高铁站。
自从通了高铁,这里的新鲜樱桃能快速送达沿途城市,城里人实现当天抵达、采摘、返程;厉家寨人开始邀请网红带货,琢磨起樱桃酒、樱桃汁、樱桃果脯等新产品。
正在举行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上,“黑科技”空间电场栽培技术成为新亮点。它通过模拟自然界存在的正向大气电场,增加植物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和品质。
寿光市稻田镇农民崔江元说,智能手机是“新农具”,一键远程调控大棚种菜参数。
山东将现代高效农业纳入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农业劳动生产率三年提高62.7%。目前,山东拥有5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占到全国四成,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产业强镇数量领跑全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山东2020年度农业总产值达到10190.6亿元,连续数年领跑全国。
这是2020年5月6日拍摄的厉家寨村高铁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孙运亮 摄)
华灯初上:精气神越来越抖擞
夜幕降临,迎着初夏的微风,文化圣城曲阜好不热闹。
在曲阜沂河公园,中华传统家规家训展、万名孝星榜以及电子屏上播放的《孔府小故事》,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来往的人们。
“地接鲁国多君子,身傍尼山近圣人。”地为纸,水为墨,在沂河公园文化广场上,书法爱好者孙宜存走笔游龙。他一边写字,一边向围观群众讲述笔下字句的含义。
近年来,曲阜市创新文化载体,全力满足群众精神新需求,守正创新育新风,以文化润民心,走出了一条文化惠民新路。
儒学讲座、书香杏坛公益课堂、圣城少年讲圣城故事、书香一缕传家风等活动实现常态化、全覆盖,让圣城夜晚因文化亮起来,让生活因文化更美好。
此时,临沂市兰陵县“印象代村”古村镇,正是一天中人气最旺的时候。刚刚过去的假期,这里升腾的烟火气,让村民们有了更“潮”的休闲去处。
“我这豆腐脑,用的是老手艺,让你喝出儿时的味道。”店主李玉玉麻利地舀着豆腐脑。“五一”期间,这家小吃店一天能卖出500多碗豆腐脑。
“代村发展夜经济,不仅在‘吃’上做文章,更突出‘游’的内涵,比如村史馆延长开放时间、‘灯光盛宴’等文艺演出,让游客体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总经理刘雁滨说。
“要想让刘土城村变得更好,就得发展产业,西瓜要推出去,不能光让镇里人知道这瓜好吃,要让全县的人都知道。”党员杨金义说。
夜幕低垂,菏泽单县龙王庙镇刘土城村围绕“如何发展”,举办了一场60余名党员、群众参与的“乡村夜话”。
趁夜坐在一起“拉呱说事”,是鲁西南地区百姓的习惯。单县发扬“乡村夜话”传统,由县、乡、村干部组织村民,利用晚饭后的时间,共同商量具体村务,充分集民智、汇民力。
“惟希望也,故进取;惟进取也,故日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这篇时代雄文正一笔一画改变着齐鲁大地百姓的生活。
这是2020年9月26日拍摄的曲阜孔庙(无人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