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井冈山上再出发!

2021-02-23 15:46
来源:半月谈网

2020年7月15日拍摄的江西省井冈山市神山村一景 彭昭之/摄

“红色百年”系列

井冈山上再出发!

半月谈记者 范帆

位于中国南方的罗霄山脉,纵跨湘赣两省,地势峻峭、群峰苍茫,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井冈山。

1927年,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从湘赣边界出发,翻山越岭,引兵井冈,这座山峰由此开启史诗般的传奇历程。巍巍井冈,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也镌刻下中国共产党一路砥砺前行的苦难辉煌。站在历史的坐标回望,代代赓续传承的井冈山精神依旧熠熠生辉,光照神州大地。

穿越时空的红色基因

从江西省吉安市向西南方向行驶百余里,沿着蜿蜒盘踞在罗霄山脉的泰井高速,当看见路旁出现一处醒目的红军军号雕塑时,便已经来到了井冈山。

过去,这里只是属于赣西的一座小山村。相传在清朝初年,有一户客家人为躲避战乱,寻觅到五指峰下的一块小平地安家立寨。

此地四面群山环绕,地貌呈“井”字形,又有一条小溪流过,客家人把溪称作“江”,而“江”在客家方言里又和“岗”发音相近,于是把村子唤作“井岗山村”。后来,人们觉得村子并非建造在山上,而在山脚下,就把“岗”字去掉了“山”,井冈山便由此得名。

彼时,从他乡迁徙而来的客家先祖不会想到,籍籍无名的“井冈山村”,会在数百年后见证一场开天辟地的伟大革命,并崛起成为民族精神的峰巅。

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自此,这片沃土便和中国革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被大大小小500余座山峦环抱,游客们慕名前来,黄洋界必定是首选目的地。

黄洋界也叫摩天岭,山顶海拔1343米,这里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时常弥漫着茫茫云海,是当年根据地的五大哨口之一。当地百姓曾有一首歌谣形容这个哨口:“山连山来岭连岭,黄洋界上是高峰,高峰岭上设哨口,好比把守摩天岭。”

1928年8月,红四军在三十一团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和一营营长陈毅安的指挥下,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击溃敌军4个团的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革命战争年代的风雷激荡、红旗漫卷已成历史云烟。站在黄洋界哨口遗址居高俯视,整个井冈山的地势地貌和红军当年的防御工事一览无余。举目向前,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在山顶矗立,静静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的壮怀激烈。

行走在群山间,仿佛穿越深邃的时光长廊,鲜红的记忆在眼前次第铺开:龙江书院的状元桥旁,朱毛红军在这里胜利会师,两支部队由此组成威名赫赫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八角楼微弱的灯光下,毛泽东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著作,为中国革命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出路……

岁月不居,山河依旧。红色基因镌刻进井冈山的每一座峰峦,红色信仰和红色气质在这里代代传承。

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井冈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红色文化遍地可寻,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遗迹就达100多处。被烽火硝烟洗礼过的山川草木,无声记录下波澜壮阔的历史。

海归讲解员毛浩夫(右四)在井冈山茨坪革命旧址群的教学点与参加红色培训的学员交流 申宏 / 摄

沿着109级阶梯缓缓而上,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吊唁大厅庄严肃穆。这座五角星型的建筑里,6块巨大的黑色石碑环屋而立,上面镌刻着15744名烈士的名字,正中间横亘着一块大理石“无字碑”,悼念着3万多位无名烈士。无论严寒酷暑,前来敬献花圈、凭吊烈士的游客络绎不绝,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稚气未脱的孩童。

从烈士陵园向南移步约一公里,便能看见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它坐落于井冈山腹地茨坪的挹翠湖畔,以井冈山的民居“围屋”为建筑主体造型,正面是“五指峰”的意象。博物馆内展陈3万余件文物,朱德的扁担、罗荣桓的“工”字银元……每一件文物背后都藏着历史的细节,折射出时代风云里的传奇。

2年零4个月的井冈山斗争中,近4.8万名英烈长眠于此,信仰和忠诚深植于土。循着当年革命烈士的轨迹可以清晰看见,中国共产党何以带领中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

位于黄洋界脚下的朱毛红军“挑粮小道”,原名五里排,是当年红军从宁冈挑粮上山路线的一小段,全长3.1公里,山路蜿蜒曲折,路边石块斑驳。

1928年冬天,受到国民党严密封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粮食、食盐以及药材等物资奇缺。在毛泽东和朱德的亲自带领下,红军战士肩挑背驮,把30多万斤粮食运上茨坪,解决了关乎生死存亡的给养问题。

时光荏苒,如今在这条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上,经常能看到一群群身着红军服、头戴红军帽、肩扛红旗的人在山路上有序行军。在人群中,有一句话总是被反复念叨,“挑粮小道的满头大汗,胜过教科书上的千千万万”,他们用重走挑粮小道的方式,感受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力量。

近年来,井冈山借助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禀赋,开发沉浸式红色培训项目,在挑粮小道、茨坪毛泽东旧居、小井红军医院、步云山练兵场等革命旧址,复原红军当年战斗生活的场景,邀请革命烈士的后代结合情景进行现场教学,排练大型实景演出《井冈山》、舞台剧《我的红军哥》、3D电影《黄洋界保卫战》等剧目,让人们身临其境回溯井冈山斗争的艰苦岁月。

吃一顿红军餐、走一趟红军路、听一堂传统课、读一本红军书……2019年,井冈山共举办培训班7300期,培训学员43.57万人,独特的红色培训模式吸引五湖四海的学员来到这里,汲取精神力量。

小康征程的新坐标

罗霄山脉的峰峦,为根据地斗争提供了天然屏障,却绊住了井冈山通向小康的步伐。脱贫攻坚之前,这里的贫困发生率达13.8%,44个贫困村、4638户贫困户、16934名农村贫困人口……这一组数字背后,是世代深埋在大山深处难以拔除的穷根。

神山村是井冈山一带的典型贫困村。“神山是个穷地方,有女莫嫁神山郎,住的是土坯房,红薯山芋当主粮”,当年,这句顺口溜道出了村民的窘迫和无奈。

贫困加速了村庄的凋敝,逃离大山成为村民们的共同选择。神山村党支部书记彭展阳回忆,村里人数最少时,只有38位村民守着37栋土坯房。

为了摆脱贫困,井冈山再次响起军号声。

发展黄桃、茶叶、毛竹等特色种植,实现家家户户有增收产业;打造秀美乡村旅游景点,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改善提升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贫困村里旧貌换新颜……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贫困的日子在山民们的记忆里逐渐消退。

2017年2月26日,井冈山宣布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革命摇篮翻开了新的篇章。

在这份历史答卷背后,是132名村第一书记、132支驻村工作队、3257名结对帮扶干部夜以继日的倾心帮扶,新时期的共产党人用辛苦指数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老百姓都说,当年红军干部打着灯笼走村入户访贫农,如今扶贫干部带着贫困群众摘穷帽,同吃同住同劳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这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血脉传承。新时代井冈儿女的脱贫实践,为井冈山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昔日“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的井冈山,如今已成为有17万人口的旅游城市,2019年全年接待游客1932.1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0.3亿元。

涛涛竹海,生生不息,革命精神,日日维新。井冈山人民的生活正像翠竹拔节般,迈向新征程。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