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半月谈评论: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2018-11-12 09:17
来源:半月谈网

倪月菊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在上海举行,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了中国持续扩大开放的决心和信心。这是世界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被外界称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一大“创举”。

事实上,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要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扩大在电信、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的开放,进一步下调部分日用消费品、汽车等的进口关税。中国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宣示: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

中国开放的大门之所以会越开越大,是因为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这已被中国40年来的发展历程证明。

40年来,正是由于中国始终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深度参与到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体系中,经济才获得了快速发展,不断攀上新台阶。据统计,按可比价格计算,中国2017年的经济总量是1978年的34.5倍;经济结构持续优化;2017年的外贸总额比1978年增长了198.6倍;今年上半年中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逆势增长6%,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国。目前,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折。这一切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改革开放这个基本国策。

中国开放的大门之所以会越开越大,是因为中国的对外开放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力保人民币不贬值,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世界经济金融稳定,赢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赞誉,奠定了人民币新兴世界强势货币的地位。2008年,中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重大贡献。据统计,2013年至2017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压舱石和动力源。2016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市场。“一带一路”倡议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更是让中国改革开放释放的红利惠及世界。

中国开放的大门之所以会越开越大,是中国新一轮深化改革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新时代的基本特征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时代,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更加复杂,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更多。从国际环境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多边体制受到严峻挑战;从国内环境看,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产能过剩、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等挑战需要应对。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使中国经济顺利转上高质量增长轨道,需要中国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深融入全球化进程。这是中国基于发展需要作出的战略抉择。

中国开放的大门之所以会越开越大,是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需要。

作为全球化的积极支持者和受益者,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历史时刻,中国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立场坚定地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中国要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维护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诺言,展示中国扩大开放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提出的具体开放举措,包括激发进口潜力、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等,进一步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由此可见,中国的持续扩大开放,是在认真判读国际国内环境、审视中国自身经济发展成就与问题的基础上,主动实施的发展策略,是符合未来发展需求和自身利益的自主开放。目前,中国对外开放已经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从倾全力吸引外资到更注重改善营商环境;从出口导向到推动进出口平衡发展,使开放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加速。未来,中国必将继续做多边贸易体系的倡导者和维护者,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当然,扩大对外开放绝不应该、也不会以牺牲国家利益、损害人民利益为代价,也绝不会畏惧他国的“霸凌主义”,中国会继续根据自身的主张、诉求和节奏,持续扩大开放,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