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敬畏心对待事业、职责,以平常心对待名利、得失,年轻干部才能真正无愧于心、有所作为
年轻干部只有不断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才能为党和人民作出贡献
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把平凡的事做成不平凡,才是真本事,才能在不断积累中提高,练就担当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
历史上有一个主动“降职”的故事,至今读来依然引人深思。1956年10月,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钱学森任院长。但仅过几年,他就主动提出,免去自己的院长职务,改任副院长。原因是,他想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学事业上去。“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什么大官”,事业为重,钱学森的选择,值得每一位领导干部深长思之。
“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保持平和心态,看淡个人进退得失,心无旁骛努力工作,为党和人民做事。”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年轻干部“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的确,以敬畏心对待事业、职责,以平常心对待名利、得失,年轻干部才能真正无愧于心、有所作为。
“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古往今来,决定人生价值的,从来不是职位的高低,而是事业是否有成。《左传》里曾有一个关于“三不朽”的著名对话。有人问鲁国大夫叔孙豹,何谓“死而不朽”?“世禄”不绝,是否可以称为不朽?叔孙豹认为,立德、立功、立言,“虽久不废”,才能称为不朽,而“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比官职更重要的,是事业;比名利更关键的,是实绩。不图职位高低,只图事业有成,这正是年轻干部应该锤炼的品质修养。
其实,职位只是做事的条件和平台,并非做事本身,更不应成为做事的目的。邓小平同志曾“几落几起”,但他复出时仍表示:“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要做事,不要做官,对工作事业,永葆进取之心;对权力职位,则淡然处之,一进一退、一取一舍,照见的正是共产党人的光辉品格。
现实中,有少数年轻干部还不能正确看待个人进退得失。或是热衷自我设计,只想着如何走得更快、升得更高;或是不愿老实干事,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假把式;或是想走捷径,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走关系”“找门道”上。从根本上说,是在宗旨信念方面出了问题,没有正确认识“有为”与“有位”的关系。事实上,唯有为,方有位;要有位,必有为。要想脱颖而出,必须要品德配位、能力配位、业绩配位。对年轻干部来说,只有不断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以平常心对待职务升迁,以责任心干好分内工作,在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上较真较劲,才能做好本职工作,为党和人民作出贡献。
孙中山先生说过,“无论哪一件事,只要从头至尾彻底做成功,便是大事”。只要有一颗为国为民、干事创业之心,再平凡的岗位也是干事的舞台,再小的地方也能有大作为。王友德“一生只干一件事”,治沙造林,生命不息,治沙不止;许振超苦练技术,练就集装箱装卸“一钩准”“一钩净”的绝活,“振超效率”享誉全球。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把平凡的事做成不平凡,才是真本事,才能在不断积累中提高,练就担当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
古人云,“夫志当存高远”。对于年轻干部而言,组织把你放在相应岗位上,把工作交付给你,本身就意味着信任和培养。一心一意为党和人民做事,踏踏实实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年轻干部的成才之路才能越走越稳,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