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勉励提高“历史思维”,强调“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提倡“鉴古知今,学史明智”,要求“树立历史眼光”……历史,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想问题、观大势、谋战略的重要坐标。思考过去、瞩望未来,历史中沉淀的,正是走向未来的力量。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阐述自己对历史的态度。历史感是什么?正是以历史逻辑、历史思维、历史眼光、历史情怀,明所从来、知其将往。借“四知拒金”说觉悟,以“准备吃亏”谈风险,引“治大国若烹小鲜”话为政之道,于“失去的二百年”讲抓住机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
这一幕让很多人印象深刻: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语重心长地说,“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其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身体力行在“劝学”。他涵盖诸多领域的书单中,最多的是中国历史文化典籍:《左传》《史记》《三国志》《贞观政要》《资治通鉴》……当我们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时,不妨向总书记看齐,展卷读史,与贤者共坐、和时间对谈。
历史感,说到底是一种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是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现实中,有人把历史当故事读,看到的只是帝王将相、恩怨情仇;有人把历史当鸡汤读,发现的只是厚黑之学、权谋之术;还有人从历史中找“论据”,在谋人不谋事、信权不信法的逻辑中愈陷愈深。面对历史的宝藏只看到自己想看的,甚至是有意无意地曲解、误读,无异于宝山空回,既无教益,更复有害。学与思、知与行这两对辩证关系,同样适用于读历史。
历史感的涵养,需要精读历史、深读历史,在读通、读透中收获“历史的通感”。5000多年的传承,深藏着兴衰的奥义、文明的密码;近180年的沧桑,背后有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党近百年的奋斗,展示着人民政党巨大的勇气、智慧和力量;人类社会古往今来的变化,也能让人博采众长、转益多师。站在“现在”这个节点上打开手电筒,我们能看到多久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学者朱光潜认为,“过去史在我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方此历史交汇期,领导干部的历史感,更体现于对现实的洞察。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如何理解时与势依然在我?打赢三大攻坚战,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没有历史感,就无法认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缺少历史感,也就难以理解历史大势必将浩荡前行。更何况,也只有胸怀过去、放眼未来,才能超越眼前的锱铢必较、一时的成败得失,以历史为定位,把我们的工作写在时间深处。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刚刚走过改革开放40年,又迎来新中国成立70年,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滚滚向前。多读一点历史,涵养一点历史感,我们才能听清历史的回声,更好地从过去走向未来。(金 苍)
《 人民日报 》( 2019年01月24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