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猇亭海汇港,一座高大的红色钢架——运输海缆专用的导缆机矗立长江边。粗长的超高压海底电缆(简称海缆)宛如游动的长龙从生产车间经专业通道爬上钢架顶端,然后缓缓降落,有序盘绕叠加在巨型圆形储缆笼内。这是宜昌起帆交付单笔价值亿元海缆产品现场。
猇亭海汇港装运海缆现场
“截至目前,今年宜昌起帆已生产交付的海缆产品超过5亿元,还有祥云岛、徐公岛等客户的海缆产品已生产结束即将交付,海缆产品的生产订单已排到年底。”宜昌起帆电缆生产部部长余君介绍。
此次交付的是山海关海上风电一期、二期500兆瓦平价示范项目220千伏及66千伏海缆。这批产品共8个规格、15根,总长度达60.1千米,总重量达4524吨,总价值1.16亿元(其中单根220千伏最长的为11.6千米,重量达1362吨)。这批产品从9月16日开始装运,预计到9月30日装运结束后起运,通过专用敷设船以江海联运的方式运到秦皇岛市山海关港区南侧海域,交付海上风电项目。
“这是宜昌起帆公司成立以来一次性交付型号规格最多、重量最重、总长度最长的项目产品。”余君介绍,接到客户正式下单后,公司从4月份就开足马力生产,到8月中旬生产结束。与普通的中低压电缆相比,海缆生产对技术要求严苛。海缆整条线芯要求是一根连续生产,中间不允许有任何故障出现。比如,要生产30千米长的线芯,在27千米处出现问题了,那整条线芯就废掉了。在海底土壤中埋深7米以上的海缆一旦需要抢修,打捞费加维修费用特别高。
而超高压光电复合海缆生产技术要求更加复杂,超高压海缆生产所需的26毫米绝缘厚度对设备要求极高,国内具备220千伏海缆生产能力的厂家屈指可数。因高标准、高门槛、高风险,海缆被称为电缆制造“皇冠上的明珠”。
在距码头约一公里的起帆电缆厂区,一栋约180米高的建筑引人注目,这是宜昌起帆公司制造海缆最关键的生产工序——立塔交联生产线,主要生产高压及超高压绝缘线芯。车间塔高约180米,共23层楼,为宜昌目前最高的立塔式建筑。公司还拥有一系列国内外先进的超高压海缆、陆缆生产设备及自动化控制设备,建有长约300米的通往长江沿岸码头的专用海缆输运栈道。
目前,宜昌起帆电缆有三条海缆生产线,是湖北省内唯一可以生产大长度海缆的制造企业。公司主营产品为66千伏-500千伏高压陆上和海底电力电缆,同时具备生产塑料绝缘布电线、35千伏及以下中低压电力电缆产品等。
宜昌起帆自2020年落户猇亭来,便展开了海底电缆的生产研发工作。2021年,公司实现了大长度海底电缆从零到一的飞跃,随着第一批海缆订单的交付,标志着宜昌起帆电缆正式具备了海底电缆生产的能力。公司持续投入,着力深耕海缆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去年,实现了单根220千伏海缆连续生产最高可达35千米的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同年共顺利交付了总长度约200千米的220千伏及以下海底电缆。目前公司与华能、三峡电力、中广核、大唐、中能建等大型能源公司建立了深厚的战略合作关系。
“起帆电缆将持续加大猇亭生产基地的投入,不断提升高压海底和陆上电力电缆的生产能力与技术水平,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把猇亭基地打造成全国重要的高端电缆生产基地、一流海缆生产基地,力争在未来几年实现产值达到100亿元。”宜昌起帆电缆宣传负责人、行政科科长蒋静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