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东轻:产改赋能锻造产业“铁军”

2025-09-22 17:35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近日,由黑龙江省总工会举办的“牢记回信嘱托 锻造产业铁军”2025年全国网络媒体龙江行活动启动仪式在东轻举行。省、市总工会领导,新华网、人民网、央广网、工人日报、中工网等18家媒体齐聚东轻,共同参观了东轻产业工人改革成果。

“近年来,东轻不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紧紧围绕实现‘百亿东轻、百年东轻’目标,以‘四个强化’为主攻方向,全力锻造‘有信念、有技能、有担当’的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在启动仪式致辞中,东轻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荣旺说到。

制度“破墙”

“东轻总结提炼历年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经验亮点,建立起‘聚焦一个目标、健全两套制度、贯通三条通道、强化四轮驱动、优化五个载体、实施六维评价’的‘123456’产改工作体系。”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东轻首席技术贾春成向媒体介绍说。

近年来,东轻加快推进全系统全级次覆盖的“顶层设计”,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各自为战”旧有生态进行深度整合,实现了东轻产改领域各项工作载体加快了从“单程灌输式”到“联动体验式”的升级转化,让职工群众能够从广泛的具体实践中不断丰富技能磨炼本领,切实焕发出大家奋进向上的干事创业热情。

东轻贯通发展通道,设立技能人才“八级”职业晋升通道,实施“五级师”评聘,“别小瞧了这个首席技师,他的薪酬是和公司领导副职薪酬同级标准的”,张荣旺对媒体说。东轻积极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实行“双合同”“双绩效”管控,形成了岗位有标准、晋升有台阶、政治有影响、地位有提高的产业工人队伍发展新格局。

东轻推进思想政治“六必谈五必访”机制精准滴灌加强职工服务精细化,把职工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近5年来,实现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2%,员工收入年均增长8%,同时做好困难职工帮扶与福利慰问,打造“润心工程”,让每一位东轻人都能共享东轻的发展成果,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

创新“破题”

“当前,各在研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破解该项‘卡脖子’难题指日可待。”今年3月,全国两会结束后,全国人大代表、东轻技术质量中心主任工程师谢延翠从北京回到哈尔滨的第一时间,就返回科研一线,查看项目进度、向谢延翠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员宣讲全国两会精神。

近年来,东轻深化“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工人先锋号”创建,以全国、省市劳模,龙江工匠、东轻工匠为引领,组建技术攻关团队,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上持续发力,让劳模工匠精神在生产一线扎根结果。

然而,创新从不是少数人的事儿。东轻积极发动广大员工完善小缺陷、改造小部件、制作小工具,纵深拓展群众创新平台体量,持续构建促进产业工人岗位建功的良好生态。“以前提建议得写纸质材料,现在‘智慧工会’上点一点就能提交,上个月我的建议还得奖了呢!”东轻板带厂邱明鑫说。2025年上半年,东轻“五小”建议线上征集306项,数量和质量提升率双超20%。

东轻着眼于打造企业发展“主力军”,尤其鼓励青年员工开拓思路方法、担当攻关任务,连续开展七届青年创新创意活动,形成了一大批专利和成果转化。小项目的“以少聚多、以弱积强”,让青年人才为一线生产创造了更多价值。

技能“破圈”

“嗡——”东轻技能比武现场,挤压机声里透着紧张。东轻特材技工王增平盯着操作台屏幕,手指飞快调整参数。“第一次参加比武,我紧张的连工具都拿不稳。现在跟着‘工匠讲堂’的师傅学,跟着‘智慧工会’线上平台练,底气可足了!”东轻统筹熔铸、轧制等9个主要工种,搭建了劳动和技能竞赛、智慧工会培训教育等两大平台,推动今年1-8月份窄口工序产能同比提升18.5%,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占比达40%。

东轻实施东轻大讲堂、工匠讲堂联动,校企合作、政企校联盟互补,“六大计划”交替发力等新举措。开班“引领、卓越、明星、拔尖、强基、工匠”等六大培育15期,培训骨干491名。五年来,组织培训技能人员1066期,覆盖5.2万人次,投入职工教育经费511万元,争取职业技能提升补贴280万元,将“产改”的实际能效充分渗透至生产经营最前线。

从制度暖人心到创新接地气,从技能强底气到发展聚人气,东轻的产改不是写在纸上的条文,是每个工人脸上的笑容,是车间里转动的设备,是东轻改革发展的不竭源泉,是为推动龙江发展振兴贡献的蓬勃力量。(张雪濛)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