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政企民携手,文旅商融合 靖边探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025-09-22 14:57
来源:半月谈网

初秋时节,陕西靖边暑气渐消,经济活力迸发。从长城路南段集市灯火到统万城遗址战舞鼓点,从签约台握手到夜空无人机光影……为期20天的“清爽榆林·阜美靖边”提振消费系列活动,落地签约资金307.78万元,实现营业额3494.59万元,带动超9000万元消费。在烟火气与文化味交织中,政企民携手,文旅商融合,靖边不断探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清爽榆林·阜美靖边”提振消费系列活动开幕式现场

签约落地,田间地头“结硕果”

借助活动,靖边本土特色产品成功拓宽市场。8月23日,提振消费系列活动签约仪式上,17家大型企业与8家线上企业、29家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精准对接,落地总金额307.78万元。从品类看,各镇农特产品认购超163万元,占比53.2%;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产品认购144万元,占比46%。

“这次合作社与采气二厂签约,一下订出2000斤,价格还比市场价高两毛。”王渠则镇种植户马建军感触颇深。截至目前,有200余户农户签约,平均每户增收超3000元。

不仅要“签得好”,更要“落得实”。靖边县委常委、副县长王仲飞在签约仪式上表示,采购企业要按时履约,相关部门要跟踪督导,供货方也要把好质量关,杜绝以次充好,力争长期合作,打响“靖边品牌”。

多措并举,百万客流聚靖边

羊肉摊前队伍蜿蜒,新能源汽车展区咨询不断,非遗手工艺品摊位人头攒动……“‘七月会’是咱靖边老传统,今年格外热闹!”58岁的张阿姨提着刚买的碗饦和肉串笑道。作为靖边多年的民俗盛会,今年“七月会”与提振消费活动深度联动,累计人流量超100万人次,单日最高7万余人,成为消费市场一大“引擎”。

“免摊位费、免水费、免电费、免卫生费、免停车费”的“五免”政策,吸引各地商户聚集。县政府在主街道搭建摊位628个、规划1245个,引导商铺规范搭建1500余个,涵盖小吃、家电、非遗、消费助农、大学生创业等领域。仅“五免”政策就带动180余家新商户参加展会。活动期间,各商户或企业总营业额302万元,其中食品经营户215万元。

为了办好该活动,多部门“开足马力”:县工贸局引入22户限额以上商贸企业,争取370万元市级消费券补贴,带动消费1500万元;县文旅局设18个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产品展区,让镇靖镇精品蜜瓜、东坑镇小杂粮直连消费者;县人社局设就业服务台,接待咨询6000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69人,带岗直播间浏览2000余人次,实现“逛会找工作”无缝衔接。

为保障活动有序进行,靖边组建多部门联合保障团队:市场监管局、住建局、交警人员维护秩序并为商户义务送货;县执法局调配500余名环卫工人、54名执法人员及各类设备保障环境整洁;公安、应急等部门开展安全检查除隐患;现场服务站联合驻点,及时解诉求,查处12起违规转租摊位行为。

创新赋能,魅力小城展新颜

“咚!咚!咚!”统万城路演舞台上,战舞鼓点震彻夜空。演员身着铠甲、手持长戈,在灯光中再现统万城筑城场景,观众仿佛穿越千年置身古战场。这场沉浸式演出,是靖边以文化赋能消费的生动体现。

“制作技艺传了三代,以前只在店里卖,这次文旅局推荐入驻展会,每天能卖200多碗。”“七月会”非遗展区内,老贺羊杂碎传承人贺师傅忙着盛汤,阵阵香气引来路人驻足。除美食外,还有剪纸、刺绣、陕北说书等非遗项目亮相,传统文化在互动中焕发新生。

8月23日至24日,2000架无人机腾空而起,以天为幕、以光为笔,在夜空中绘制出“小河会议”场景、统万城轮廓、明长城遗址等造型,再现靖边深厚的历史脉络。

“第一次在家乡看到这么大规模的无人机表演,太震撼了!”市民段先生难掩激动地说,这场光影盛宴,既添科技感,又让千年文化在现代科技中绽放光彩。现场惊叹声、快门声此起彼伏,不少人举起手机记录精彩瞬间。

“我们希望通过科技与艺术结合,展示靖边历史文化和城市魅力,也为2025中国无人机竞速联赛靖边站造势。”靖边智能无人系统和通航产业科创中心主任王鑫说。

留住“流量”,融合模式促发展

“文旅+商贸”的融合模式,是靖边让“流量”转“留量”的重要创新:波浪谷景区推出“关注有礼”,400元旅游代金券带动客流量增加30%;统万城遗址景区结合演出推出“文化体验套餐”,游客可参与古城墙拓片、陶艺制作等互动节目。

“白天逛景区体验文化,晚上去‘七月会’吃美食,行程太充实了。”西安游客王女士说。据了解,活动期间,全县接待游客63.5万人次,各景区接待6.76万人次,星级酒店入住率85%,旅游综合收入2.76亿元。

活动落幕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签订长期供货协议、打造“靖边优选”品牌、优化商户服务、固定文旅项目……靖边着力将短期热度转化为长效动能,稳步书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段林、白凌燕)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