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创新
不仅需要时代的赋能
更需要师者的匠心
9月10日,在宜昌市第41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猇亭区与五峰县通过“云端课堂”的实时连线,向全市展示了数字赋能教育均衡的创新实践。两地师生跨越百里山川,同上一堂好课,为全市教师们献上节日祝福,生动演绎了教育数字化改革的“宜昌样本”。
“Let's say hello to our friends from Sanping Primary School!”随着实验小学兴善校区周薇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三坪小学田海燕老师的引导,大屏幕呈现出两地师生的课堂。本次课堂通过数字教室硬软件配合,采取AI数字人、任意问答、同屏书写、异地课堂活动PK等方式,改变了传统“双师课堂”主从班教师定位固化的状态,两地师生隔屏互动、思维碰撞,呈现了生动课堂的数字实践。
去年以来,猇亭区在市教育部门的指导下,积极践行数字教育理念,以技术手段助力区域优质均衡,探索实行异地同一课表、跨区域常态共享、优质时时联通、交互融合成长,推动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按照“配置完全一致、角色随时互换”的原则,对双屏触控一体机、互动录播主机、自动追踪摄像系统、无感扩声系统、视频显示逻辑模板等进行多轮调试、调整,尽量接近学生现场听课的状态,形成了我区数字生动课堂的《教育装备指南》。一期投入230万元,建设了22间“数字”常态化教室。
去年末,猇亭区在全省“(C025)数字赋能提升工程(领导力)”项目培训班上,推介工作经验及做法。今年,区实验小学教联体的《一张课程表撬动农村数字“生动课堂”变革》案例入选湖北省教育厅主编的《数字化时代的荆楚教育改革:湖北教育数字化典型案例》;5月,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湖北武汉盛大开幕,作为12家基础教育成果展代表之一,区实验小学教联体以该案例为主题,向全球展示了湖北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创新路径。
“今天,我能和远在五峰的同学们一起上课,我感觉特别兴奋。我们互相学习、互相竞争,这样的课堂太有意思了!”兴善校区的学生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