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金山镇惠民路社区探索以社区为基础、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以社区志愿者为辅助、以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模式,深化“四项机制”落实,推动实现社区融合共建、基层融合共治、成果融合共享。
以社区为基础,建立机制搭建平台。惠民路社区把党的建设贯穿“五社联动”全过程,科学精准划分网格,选优配强网格队伍,做到“格不漏房,房不漏人”;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整合阵地资源,形成室、场、亭“1+N”阵地集群,延伸社区服务触角;2025年以来,以微网格为单位,开展交流互动“认熟”活动,搭建小区、社区两级议事会开展议事协商,解决群众问题115件,精准摸排对接形成“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共187项,推动居民有诉求,社区有回应;成立“书记工作室”,推动机关领导一线办公解决问题,同步帮带培育社区干部。
惠民路社区工作者到户开展服务(资料图)。
以社会组织为载体,办好实事服务群众。社区围绕生活服务、公益慈善、养老服务、儿童关爱等培育一批社会组织,2025年以来,对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开展专业培训;搭建社会组织间交流互动平台,每半年组织开展活动,推动社会组织协同发展;围绕“一老一小一困一特”等重点群体,聚焦重要节日和居民需求,组织开展精准服务活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1个。
惠民路社区社会工作者开展暑期关爱儿童活动(资料图)。
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建强专业工作队伍。以专兼职结合配强社会工作者队伍,惠民路社区协调培训师资力量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前培训和实践能力培训,搭建平台实行“导师帮带”,提升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素质;开展“社区吹哨、单位报到”服务活动,社区干部、网格员、微网格员走访居民户、开展服务2612户,形成“话在网格说、人在网格走、事在网格办”的治理格局。
以社区志愿者为辅助,凝聚社区治理合力。该社区招募120人组建6支志愿服务队,围绕“一老一小”和居民需求将志愿者中的“三官一律”、医护人员、养老护理员等按专业特长分组,精准提供志愿服务,构建“社区志愿者+社区民警+义警队员”联勤联动的志愿服务模式;根据志愿者所属区域和个人特长,采取分队志愿服务管理模式,根据居民需求组织开展技能培训、交流研讨、项目展示等促进共同提高,以志愿服务激发居民主体意识;2025年以来,依托爱心商家、积分超市为志愿服务者、网格员、微网格员兑换生活用品,用好诉源治理“以件计补”激励机制,评选表扬优秀网格员、微网格员,物质与精神奖励并重激发社区治理人员参与热情。
以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推动邻里互助共享。当地打通慈善资源和社区需求通道,依托禄丰市慈善会在2025年8月成立的社区慈善基金,对接各类公益平台、举办公益集市和义卖等扩大慈善基金来源;精准对接贫困、弱势人群需求,通过项目认领、资源链接等方式开展“公益微心愿”“随手微公益”等活动,解决社区微改造、微创投等群众身边的“小难题”;成立社区慈善基金管理委员会,建立基金管理使用等制度机制,加强资金管理使用,接受各方监督,促进基金作用发挥。(肖青高、龚雪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