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为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对新形势下提升党校办学治校水平、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树立了新的航标,明确了严格的标准,意义重大而深远。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党校必须深刻把握新《条例》精神,着力筑牢“四个主阵地”,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让党性锤炼扎实有效,让能力培训精准管用。
一、 筑牢政治熔炉,在坚守“党校姓党”上更加坚定
新《条例》再次强调党校姓党是根本原则,是立校之本、办学之魂。党校不是普通的学校,必须成为锤炼党员干部政治忠诚的坚强阵地。
首要任务是强化政治灵魂。要牢牢抓住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这个核心,特别是引导学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要通过深入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史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讲清楚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让干部在历史的回望中看清未来,在信仰的坚守中擦亮政治慧眼。
贯穿始终的是党性锻炼。党性原则要像一根红线贯穿教学、科研、管理等所有环节。党校的课堂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党的声音的“扬声器”,是正确导向的“导航仪”。任何课程都要站稳党的立场,传播党的理论,维护党的权威。党校要坚决驳斥错误观点,廓清思想迷雾,成为激浊扬清的重要战场,让每一次学习都成为党性提纯的过程。
严字当头的是纪律规矩。要把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最严格的校规校纪。学习期间的管理监督就是生动的纪律教育课。要让干部习惯在严格的纪律约束下、严肃的组织生活中学习工作,像炼铁成钢一样,锻造出绝对忠诚可靠的政治品质。
二、 深耕理论园地,在强化思想武装上更加系统
新《条例》明确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占总课时比例不得低于70%,这充分表明思想理论武装是党校教学的生命线。
深耕经典要义打基础。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作为理论教育的主干课程。要引导干部原原本本学、带着问题思、联系实际悟,像挖井探泉一样深入研读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献,扎实打好理论根基。
紧跟理论创新谋方向。要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主课地位。党校课程要及时更新、精心设置单元,引导学员吃透精神实质、把握精髓要义、感悟实践伟力,学会用最新思想理论之“矢”,去精准射中时代发展、解决实际问题之“的”。
打通学用转化促实效。坚决防止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两张皮”。要大力推广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教学,鼓励学员结合自己工作、结合本地实践谈体会、提对策。要把“讲台”搬到基层一线,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真正让学习成果转化为破难题、促发展的“金钥匙”,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中提升境界。
三、 建强实践基地,在服务发展大局上更加精准
新《条例》特别对加强基层党校(行政学院)建设作出部署,为破解基层干部“本领恐慌”、服务地方发展指明了路径。县级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神经末梢”。
打通资源下沉渠道。要构建省、市、县三级党校联动机制,像疏通血脉一样推动优质资源下沉。通过上级骨干教师巡回授课、建立共享课程库、联合建设教学点等方式,把好课程、好师资送到基层,整体提升县级党校教学供给水平。
聚焦地方需求开方子。县级党校课程切忌“上下一般粗”。教学计划要精准对接当地发展痛点难点堵点,特别是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服务民生等领域的关键性问题。要把课堂内容设计得像对症施治的药方,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真正培训出地方最需要、岗位最管用的人才。
搭建知行融合平台。推动“学、研、干”深度融合。组织学员带着问题下去调研、带着方案回来研讨、带着所学投身实践。大力推广现场教学,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厂矿车间、社区网格,让理论在实践中升华,难题在探索中破解,经验在交流中推广,使教学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四、 凝聚育才合力,在促进干部成长上更加畅通
党校培养是干部成长链条的重要一环。组织部门需主动靠前,与党校通力协作,让党校的“育”更好地服务于干部的“选、管、用”。
强化信息互联互通。建立组织部门、党校、学员派出单位之间的常态沟通机制,像搭建“信息桥”一样。及时全面掌握学员在校表现、思想动态、能力特长,特别是党性修养、理论素养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潜力,为后续的精准识别和培养使用提供鲜活的一手资料。
推动培训使用衔接。要把学员在党校的表现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窗口和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对在理论学习研讨、党性分析、重大课题研究中表现突出、潜力明显的干部,要大胆使用、优先使用,让党校“熔炉”的淬炼效果体现在干部选拔任用的“通道”上。同时党校要加强跟踪回访,评估培训实效,实现育才用才的良性互动。
建强优质师资队伍。组织部门要积极协助拓宽党校师资来源渠道,把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型领导、优秀基层干部、先进模范人物纳入兼职师资库。鼓励更多领导干部走上党校讲台,用“实战经验”讲清“理论内涵”。共同营造干部在党校锤炼党性、增长才干、回到岗位干事创业的生动局面。
党校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党育才的神圣职责。新《条例》是新时代党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贯彻落实,持续巩固好、发展好、运用好党校这“四个主阵地”,不断提升干部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要像炉火锻造精钢一样,精心培育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源源不断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输送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作者:北塔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区委党校校长(兼) 罗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