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拒不搬离?“雷霆”腾退正在进行……

2025-07-30 11:29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为更好回应群众关切、高效执毕腾退案件,武汉法院加大执行力度,全力组织开展强制腾退执行行动,有效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彰显司法权威,攻克了一批疑难复杂案件。今年3月以来,全市两级法院共集中腾退300余场,腾退面积90余万平方米。

威慑!房产顺利交付

今年初,某公司与多家商户发生租赁合同纠纷,该公司诉至洪山区法院。经审理,法院判决商户需将占有的房产腾退给某公司。因案涉房产迟迟未腾退,该公司向法院申请执行。

法官现场查勘,得知待腾退房产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多家商户都在正常经营。经进一步走访调查,法官还了解到:若法院强制开展腾退,申请人的权益可以得到保障,但腾退工作量大,且商户职员的就业可能受到影响。另外,大部分商户在此处经营时间较长,客源较稳定,不愿搬离,希望与该公司续租。

洪山区法院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主动上门对每一名被执行人释法明理,并同步张贴腾退公告,送达《预处罚通知书》,期间还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协商可行性方案。协商过程中,该公司明确表示该处房产有其它用途,不愿继续出租。

为降低对各商户经营的影响,执行法官在待腾退房产附近走访了解,得知附近还有几处房产,有意对外招租。于是,执行法官积极与房东联系。在得到可以批量出租、优惠租金的承诺后,执行法官及时向各商户告知,如有意愿在附近继续经营的,可与新房东签订新的租赁合同。

听到这个消息后,绝大多数商户于强制腾退前一晚自动履行了腾退义务,仅有少数心存侥幸的商户不愿搬离。

4月18日,洪山区法院开展强制腾退行动。腾退中,对于仍不愿履行义务、企图阻挠腾退的被执行人,法警将其强制带离现场。经过清点、拆卸、打包、搬运,5000余平方米涉案房产有序腾退完毕,执行法官顺利将房产交付至某公司。

劝导!纠纷圆满化解

数年前,周某与胡某签订雇佣合同,约定胡某为其工作10年,期间周某为其提供住处。合同还约定,若周某违约,提前解除雇佣关系,周某有权收回住房,但需根据市场行情给予胡某一定金额的补偿。今年初,周某因公司经营需要,与胡某提前解除了雇佣关系,并想收回房子,不给赔偿,二人因此发生纠纷。周某遂向江岸区法院起诉。经审理,法院判决房屋所有权归周某享有,周某需按约定向胡某支付10余万元补偿款,胡某应立刻腾退房屋。判决生效后,急于收回房子的周某当即向法院申请执行。

执行立案后,执行法官发现根据民事判决书的内容,应先由周某支付补偿款,胡某再腾退。为此,执行法官联系周某,告知因其未付款,本案尚不具备申请执行条件。

“我不是不想给钱,只是担心付钱后胡某还是不交房……”周某说出了心中的顾虑。

“你有顾虑我们可以理解,但支付补偿款是申请执行的前提,你不先补偿,腾退也没办法开展呀!”执行法官耐心细致做周某的思想工作。一次、二次、三次……周某感受到法官想帮助解决问题的态度,终于打消了顾虑,表示愿通过法院向胡某履行金钱给付义务。

执行法官同时也联系胡某腾房。

“钱呢?没钱我不搬!”起初,胡某并不愿意配合。

法官告知胡某,周某愿意支付补偿款。听闻消息后,胡某的情绪平和了,他告诉法官,由于其父亲病重,最近家里事比较多,希望给予一段时间寻找新的住所,并承诺届时自行清空案涉房屋并向法院交钥匙。执行法官当即将胡某愿意配合的想法转告周某,并将胡某家的实际困难告知周某,最终周某同意了胡某延迟腾退的请求。

5月初,周某如期支付了补偿款。胡某在收到款项后,也自行将案涉房屋腾空,交出房屋钥匙,案件顺利执行完毕。

谈判!达成“最优解”

数年前,某科技公司拍下某设备公司名下的两宗土地及地上建筑物,然而设备公司的机器设备一直放在场地,影响拍卖物的交付,无奈之下,科技公司将设备公司诉至东湖高新区法院。经审理,法院判决设备公司限期腾退并支付逾期不腾退的占用费,但设备公司拒不腾退,科技公司向法院申请执行。

执行法官带领团队前往案涉场地,对现场设备逐一查封。执行法官发现,设备与房屋连体,拆除难度较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对房屋结构造成严重破坏,甚至危及周边第三方设施、道路的安全。

“拍卖设备不是最好的办法。”

为有效维护当事人权益,执行法官带领团队全面梳理案情,研判风险,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商讨“最优解”,但调解进程并不容易——

首轮调解时,双方争议焦点集中于是否拆除设备;第二轮调解时双方又对是否全额清偿没达成一致;第三轮双方为抵债资产的估值意见不统一……

在连续几轮的拉锯谈判中,执行法官始终引导双方多考虑长远利益。转折发生在第五次调解会上,在法官的引导下,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讨论和权衡,双方一致同意不拆除设备,以设备抵偿占用费,厂房、设备整体移交给科技公司。最终,在执行法官的主持下,双方签订了和解协议。该案迅速执行完毕。

日前,科技公司以机器设备及其所在的厂房作为投资,与其他公司共同开展项目合作,厂房重新响起了机器轰鸣声。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