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哈尔滨市阿城区平山镇推行党建议事“小圆桌”机制,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事情在一线协商、问题在群众家门口解决,对基层治理本质进行了深度挖掘,打破“自上而下”的线性治理模式,让基层服务更贴心、更实用,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成为“党建引领”带动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实践。
“小圆桌”设在“党员家”。平山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索村民小组最小治理单元,按照“一屯一桌”的原则,将党建议事“小圆桌”设在党员屯长、村“两委”成员家中。通过一张圆桌、几张板凳、若干议事员,构建“小圆桌”议事协商模式,将52个自然屯纳入“小圆桌”治理,组织45名品行兼优、处事公道的村民小组议事员,有效做实村民小组最小治理单元,打造民意收集前沿“哨站”,及时回应民意诉求,推动基层治理资源向下延伸,让群众矛盾纠纷问题在村民小组层面得到解决。
“大圆桌”设在“村部里”。绥中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在引领促进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坚持把村党群服务中心建成群众议事说事、办事主事最愿意去的地方,将党员活动室的“大圆桌”作为村级事务议事平台,围绕矛盾纠纷、重点项目、党务村务公开、政策宣传讲解等开展协商议事活动。同时,积极搭建村民与平山镇人民法庭、镇政府、“两代表一委员”的沟通桥梁,通过流动接待让服务前置,也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通过“以点带面”,绥中村党支部带动了更多村民参与本村协商议事,切实增强了村党组织的亲和力和村民的归属感。
“流动桌”畅通“微议事”。治安村、中心社区坚持凝聚“两委”、普通党员、党建网格员、“万人计划”到村任职大学生等力量,搭建流动议事“小圆桌”。按照“就近就地就便”的原则,聚焦哪里有问题需要商议,议事会就开到哪里,随时开展板凳议事、庭院议事等“微议事”活动,拓展议事领域,上门听取群众心声,建立和用好“民情日记”工作法,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佟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