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 个月时间里,张师傅陆续接单,累计工作约50天,总收入1万元,较以往收入提升 45%。近日,在泰安高新区北集坡街道零工驿站,零工张师傅这样感慨:“以前找活儿得靠运气,现在随时就能看到岗位!”通过线上零工平台,他顺利找到了装卸工工作,不仅能自主选工作时间和强度,工作稳定性显著提高,张师傅切实感受到了线上找活的便利与优势。为破解灵活就业群体 “找活难” 与企业 “用工荒” 双重困境,北集坡街道以创新 “零工驿站+社区服务” 双核驱动模式,以零工驿站为枢纽、居民社区为单元,通过数字化赋能、网格化服务,构建全域覆盖的零工就业服务新生态。
在五矿商业街广场,北集坡街道首个零工驿站成为灵活就业的“信息中枢”。零工驿站通过 “动态归集+信息审核+精准推送”机制,打破传统零工市场信息壁垒。零工驿站配备专人动态归集周边物流配送、家政服务等多领域零工岗位,所有岗位信息经专人审核后同步至 “红暖万家” 就业平台公众号。零工群体关注公众号即可按技能、时段等筛选岗位,实现 “掌上求职”。同时,用工方通过公众号发布需求后,工作人员内筛选匹配零工并反馈,及时更新线下岗位信息栏,实现“线上+线下”双向联动。此外,零工驿站配备应急药箱、充电插座等设施,日均服务灵活就业人员60余人次。
作为街道零工服务体系的 “神经末梢”,龙泉社区通过“线上+线下”双轨服务,织密“家门口”就业服务网。在线上,开设线上“龙泉社区就业登记服务驿站”就业信息填写平台,在小区出入口设置“就业登记驿站”海报,居民扫码填写就业意向、技能特长等信息,动态生成“求职者画像”。在线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就业服务专窗,为不熟悉网络操作的居民,或是需要更加详细咨询的求职者,提供提供“一对一”指导。在收集完成居民的就业信息后,工作人员根据居民的需求和特点,通过微信群、QQ群推送合适的岗位链接,居民们只需轻轻点击链接,随时随地浏览岗位信息,实现零工市场的信息对称。
通过街道、零工驿站与社区的深度协同,推动零工服务从“单向输送”向“生态共建”升级,人岗匹配效率倍增,居民平均找工作时长从几个周缩短至几天。服务覆盖立体延伸,线上平台发布岗位,线下驿站辐射周边,形成“全域响应”服务网络。民生温度切实提升,驿站服务区累计服务灵活就业群体超1万人次,劳动者满意度达98%,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下一步,北集坡街道将深化 “零工经济+基层治理” 融合,推动灵活就业与零工技能升级、育婴养老服务等场景对接,探索出一条 “保民生、强治理、促发展” 的路径,让就业服务既有 “智慧温度”,更有 “民生厚度”。(通讯员 韩金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