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年的时光长河中,武穴佛手山药以其独特的药用与食用价值,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今,这份自然的馈赠经运鸿集团精心萃取,化作一瓶瓶佛手山药植物饮料和果汁汽水,续写健康新篇章。
武穴佛手山药源自大别山南麓的特殊地质带,其栽培史可追溯至盛唐时期。据《广济县志》记载,贞观年间禅宗四祖司马道信曾以佛手山药入药济世,其独特的掌状根茎被赋予"佛手赐福"的祥瑞寓意。明代李时珍踏访蕲黄时,在《本草纲目》中特别记载:"楚地山药,佛手者佳,健脾益肾,食药同源"。2009年6月,武穴佛手山药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保护范围为武穴梅川镇、余川镇,种植面积约3万亩,年产量4.5万吨。
抓住资源谋定振兴产业
近年来,武穴市围绕“佛手山药”这一地标优品,打造特色产业,佛手山药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利器和金字招牌。运鸿集团因势利导,于2024年1月正式启动《武穴佛手山药产业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对运鸿集团大健康产业园生产车间进行升级改造,打造佛手山药饮品生产车间。项目总投资3942万元,打造佛手山药植物饮料和果汁汽水双生产线。
佛手山药植物饮料生产线配备国内领先的三片罐技术,年产能突破8000万罐,生产涵盖山药汁饮料、发酵口服液等多类深加工产品。通过低温酶解、双效浓缩等工艺,完整保留山药多糖、薯蓣皂苷等核心营养成分,年消化新鲜山药3000吨,生产总值达1.6亿元,带动当地山药增收2000万元。山药果汁汽水生产线采用独特双发酵(山药+水果)技术和柔性化调配系统,主要生产果汁汽水、果味气泡水等系列产品,年产能达2.6 亿瓶,实现产值 4.68 亿元。运鸿集团《武穴佛手山药产业发展示范试点项目》预计可加工转化武穴佛手山药10000吨,占全市现有常年山药总产量的 22.2%。
步入运鸿大健康产业园佛手山药饮品生产车间,清冽的山药清香扑面而来。工人们各司其职,智能生产线正全速运转,一筐筐分拣好的佛手山药经过削皮、清洗、低温预处理、萃取、调配、灌装灭菌、包装等流水线工序,转化为一瓶瓶健康味美的标准化饮品,承载着运鸿集团对品质和创新的不懈追求。
创新模式激活产业动能
乡村振兴的大棋盘里,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运鸿集团以产业振兴为抓手,以佛手山药加工项目为依托,通过“订单农业+技术赋能+就业带动”三位一体模式,构建起覆盖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闭环,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树立标杆。
种什么?怎样种?好卖吗?这是农户年年都会担忧的问题。运鸿集团完善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实行订单农业模式,给种植农户吃了定心丸。集团与种植佛手山药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签订采购合同,年采购佛手山药量为10000吨,有效解决经营主体+农户种植的后顾之忧。同时积极帮助农户学习先进种植技术,提升山药品质和产量。集团也通过合同规范佛手山药种植生产流程,保障采购质量,实现企业与农户双赢。此外,集团将佛手山药加工项目产生的部分收益上交,用于帮扶武穴梅川镇同心村、杨湾村、余川镇向宕村等10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每年不低于60万元,有效带动乡村农户增收致富。
加工生产环节,运鸿集团积极打造的智能化生产线采用低温萃取、生物发酵等技术,保留山药多糖、皂苷等活性成分,使产品兼具口感与保健功能,差异化抢占高端市场。除生产佛手山药植物饮料和果汁汽水外,集团还将积极研发山药发酵口服液等十余类高附加值产品,使佛手山药原料利用率突破90%,丰富产品品类,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在实现直接就业的同时辐射带动包装、物流等上下游产业新增就业500余人。
销售环节,运鸿集团通过”地理标志+企业品牌“双驱动,依托“运鸿肽家园”品牌和运鸿集团直播短视频平台晓秀APP及电商平台有味生活APP,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网络,实现土特产向健康IP的华丽转身,推动佛手山药饮品进入全国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年销售额预计突破亿元。
从“泥疙瘩”变为“土黄金”,“佛手山药”在新时代重新焕发生机。未来,运鸿集团将依托智能制造工艺,进一步完善佛手山药产品矩阵,延伸产业链价值。以大数据分析精准对接消费需求,同步构建联农带农利益共享机制,力争将该项目打造为三产融合发展的标杆工程,为传统农产品价值跃升提供可复制的数字化转型样本。(李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