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武汉社区学院:“活教材”进课堂,让作风建设入脑入心

2025-05-14 11:26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基层干部要像钉钉子一样,一锤接着一锤敲,把作风建设钉进基层治理方方面面。”今年来,武汉社区学院组织开展全市社区、村党组织书记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

为进一步抓实抓细学习教育专题轮训工作,提高培训质效,武汉市构建“3+N”课程体系,即开设理论必修、先锋讲堂、警示教育等3项基础课程,并结合实际,创新打造N项特色课程。为期一周的课程上,百余位社区和村书记齐聚一堂,开启思想淬炼之旅。省委党校教授、乡村头雁书记、社区志愿工作队等各领域的导师,通过案例剖析、榜样示范等形式,为基层治理领头雁注入作风建设新动能。

走进培训课堂,每个座位上都整齐摆放着《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和笔记本。江汉区民意街天仁社区书记章琼的笔记本扉页上,“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几个遒劲大字格外醒目。“这次培训既是政治体检,更是能力补钙。”她坦言,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这次系统学习让自己对“四风”问题的隐蔽性、变异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警示教育环节,当屏幕上播放某地干部违规操办升学宴的视频时,课堂上一片唏嘘。“看似人情往来,实则触碰红线。”东湖高新区森林小镇社区杨雨薇在分组讨论时感慨,“作风溃堤往往始于小节,一张卡、一顿饭都可能撕裂干群纽带。作为社区书记,我们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服务群众,用清廉务实作风筑牢信任基石。”

理论教育和警示案例让学员深刻自省,先锋讲堂则以榜样力量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应当成为融入血脉的自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政委许奎深情讲述从警21年来的感人故事和奋斗历程:“警服是责任,穿在身就要扛起使命”“人民是根基,放心上才能不负重托”“作风是生命,守底线才能永葆本色”“奋进新时代,唯实干擦亮忠诚底色”……

“许奎政委和‘天天敲门组’志愿先锋的具体案例分享,对于怎样密切警群关系、密切干群关系,通过点滴小事赢得居民的认可和信任,对我有很大触动。我将以过硬的作风赋能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真正落实在行动上,践行于履职中。”长江新区阳逻街汽发社区书记周群芳说。

学习理论,最终还要落到实践中。

“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走进群众家就有办法。”省委政研室原一级调研员余爱民以《深入调查研究促进乡村振兴》为题,讲解乡村调研方法,“常往乡里跑、就在社区蹲、搬到农家住,才能找准问题。”

武汉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宗劲,从换位思考的视角阐释新时代群众工作方法。“只有设身处地体会群众处境,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诉求”。刘宗劲结合基层调研实践,剖析了共情能力在密切干群关系中的作用。

短短一周的培训班,让学员们接受了全方位的思想洗礼。结业仪式上,学员收到的不只是结业证书,更是一份内化于心的“作风承诺书”。“八项规定精神是基层治理的‘指南针’,是党员干部行为准则的‘警戒线’,作为社区书记,要以身作则带队伍,把严实作风转化为为民实效,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经开区沌口街永济社区张琦说,“回去,我要把作风建设承诺贴在社区公示栏,请全体居民监督。”

除举办全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专题轮训班外,武汉市还针对党政机关、国有企业、金融、高校、医疗卫生等重点领域和负责审批、执法、采购、财务等重要岗位干部,注重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与推动行业系统发展结合起来,聚焦管理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设计业务课程,开设内控制度建设、政府采购、政务公开等培训课程,着力提升党员干部依法行政、驾驭风险等方面本领;针对律师、会计师、物业、快递、物流、网约车等行业特点,依托市区两级行业综合党委举办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骨干轮训班。截至4月底,全市累计举办各类轮训班82场、培训5300余人次。(记者 严芳婷)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