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徐向前还是个楞头小伙子,跟着亲戚朋友推着板车在街头卖水果。如今,他在全国运营着7个果蔬基地,总面积近12万亩。无意中与水果结缘后,他便选定走“果蔬”这条路。这条路并不平坦,关键时候,总有朋友指点、帮忙。他们教学相长,成为民营经济发展大潮中的弄潮儿。
卖盒饭的“师傅”指点他批发水果
徐向前是山东临沂人,初中毕业后在青岛烟台一带卖糖葫芦,漂泊无定。他的几个舅舅、表哥表弟、堂姐一直抱团在江苏南通卖水果,站稳了脚跟。2000年,20岁的徐向前决定投奔在南通打拼的亲戚。
徐向前问堂哥借了300元,买了辆平板车,一杆木秤。春天卖苹果、夏天卖西瓜、冬天卖菠萝和甘蔗,忙碌了一年,徐向前却没赚到钱。卖水果过程中,徐向前认识了“师傅”赵宏宏,一位在通沙汽渡卖盒饭的南通人,比徐向前大12岁。
赵宏宏的盒饭分两个档次:1.5元的盒饭,有素菜有鸡蛋;2元的盒饭,就有点荤腥了。徐向前只吃得起1元的,他不要鸡蛋。见徐向前憨厚,赵宏宏每次都会给他加菜,有时还会有肉。
相处久了,赵宏宏逐渐认下这个“徒弟”,他告诫徐向前,“有些人卖水果喜欢用小秤,短斤缺两,你不许用小秤。不管你以后水果生意做多大,水果一定要好吃、好看。”
感觉徐向前是可造之才,赵宏宏花钱送他去学开车、学电脑,甚至在2005年,出资让他到山东批发苹果。
一车苹果,收购价1.5万元,运费1100元。苹果到南通后,赵宏宏帮他销售了几十箱,其他分派给亲戚。到年底,徐向前的存款已经有11万元了。
徐向前找到了生财之道,让亲戚朋友凑钱,他负责进货赚差价。每车苹果,他赚500元;每车西瓜,他赚800元。
很多亲戚朋友都认可这种做法,因为他的价格比批发市场还便宜。“自家人的钱也赚?”大舅不乐意了,不仅骂了一通,还把出租屋里他的锅碗瓢盆给砸了。
卖电器的朋友介绍他到拉萨种菜
徐向前被大舅赶出来后,自己开了家“向前水果店”,由最疼他的小舅舅负责门面,自己依然负责水果批发。
2008年5月12日,徐向前得知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后,当即买了满满一车矿泉水和面包,独自开车前往灾区做志愿者。后来,为了应对唐家山堰塞湖的溃坝,徐向前跟随大部队撤离。5月26日,从北川回江苏的路上,他在成都被一辆四川牌照的车按喇叭叫停了。
四川人郑耀宏主要想表达感谢,他说,“江苏人是四川人的恩人,看到江苏的牌照,特别亲切。”郑耀宏的四丰贸易有限公司在西藏做电器生意,藏族人能歌善舞,他的VCD卖得非常火。“郑耀宏告诉我,西藏商机很多,建议我去西藏发展。”徐向前说。
回南通不久,郑耀宏再次打电话邀请徐向前。心总在远方的年轻人,欣然接受了邀请。坐了两天两夜的绿皮火车,徐向前到拉萨接手郑耀宏推荐的3个大棚,开始种植蔬菜,每月工资7000元。
“刚开始负责3个大棚,后来发展到200多个大棚。那里的人对我很好,他们非常需要新鲜蔬菜。”徐向前说,他在西藏每年的工资加奖金,能有50万元。
在西藏期间,他还结交了很多朋友,包括援藏干部、媒体朋友,为后续发展积累了一定人脉。
因为女朋友是南通人,2013年,徐向前辞去西藏的工作回南通结婚。卖过水果,种过大棚,他的未来在哪里?
成为把珍珠串起来的那条线
从2013年到2014年,徐向前陆续跑了17个省份,到处考察果蔬种植基地。“我想做自己的品牌,但产品要可控,因此,首先要掌握足够的货源信息。”徐向前说。
在广东,他结识了林钟洲一家人。林家的标发贸易有限公司主要做农产品批发,看中徐向前掌握的货源,希望他帮助做好销售。徐向前决定去林家投资的上海辉展果蔬市场试试。
利用辉展果蔬市场,徐向前认识了很多果蔬界销售渠道的“大佬”,受益匪浅。“左手是种植基地的货源,右手是销售渠道的‘大佬’,他们都是珍珠,我就是把这些珍珠串起来的那条线。”时机成熟后,徐向前开始运作自己的宏伟蓝图——做一位优秀的果蔬界中间商。
这些年来,他一直记住“师傅”赵宏宏对他的告诫——不能偷奸耍滑,水果要好看、好吃。江苏柿美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徐向前以女儿的意象取名的,公司真正赚钱,也只是在这几年。“每年都在翻番,有时候翻几番。”徐向前对此毫不掩饰,“纯粹做农业很难赚钱,打通农业一二三产,就能赚钱。我一手托两家,让合作伙伴吃上肉,我就能喝上汤。”
目前仅在江苏南通,徐向前就运营着近2万亩果蔬基地,还在建设一处草莓深加工基地。他忘不了这些年指点帮助过他的朋友们。“他们发展都很好,我们经常联系沟通,相互鼓励。”徐向前说。(记者 朱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