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也是鲁西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年初,省市相继召开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后,市委、市政府在鲁西新区高规格召开现场推进会,彰显了抓改革创新的决心,吹响了促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市委书记张伦同志明确指出:菏泽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区必须一马当先;菏泽要实现后来居上,新区必须率先突破。这既是赋予新区的千钧重担,也是寄予新区的殷切厚望。新区将锚定“一个目标、三个定位”,以感恩之心、奋进之姿、实干之行推进改革创新,全力打造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增长极”。
勇当后来居上排头兵,在全市发展大局中走在前。实现后来居上,动力在新区、潜力也在新区;在全市发展大局中走在前,根基是产业、重心也是产业。新区将始终坚持“产业兴区、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着力做好以链聚群、创新赋能、协同推进“三篇文章”,加速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筑牢高质量发展产业基础。加快构建“221”现代产业体系,深入打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特种装备制造、消防新材料等6个百亿级以上产业集群。持续深化“产业+人才”发展模式,加大柔性引进力度,打造人才集聚高地。聚焦生产性服务业,依托产业、区位、资源等优势,统筹布局现代服务业项目、服务平台及新兴业态,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坚持“强龙头、引配套、拓链条”产业集聚发展思路,重点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努力培育一批过十亿、过五十亿、过百亿的大企业、好企业。
勇当鲁西崛起主引擎,在区域协同发展中挑大梁。新区既是打造鲁西崛起增长极的重要引擎,也是打造四省交界中心城、向西开放桥头堡的核心支撑。新区将锚定发展坐标,勇拓开放新局面,以高水平开放与战略定位深度契合、协同发力,推动开放能级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精准对照全市10条产业链“三张清单”,持续深化拓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资源要素招商”“产学研实体化招商”等模式,引进一批带动潜力足、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头部企业和龙头项目。加快建设国家级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高端平台,打造具有新区特色的优质垂直产业生态。依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不断扩大进出口规模,提升外向型经济比重和经济外向度。紧盯资本、技术、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不断深化“流域+省际”合作新模式,构建双向互动、贯通内外的开放发展新格局。
勇当改革创新先行区,在破解发展难题中闯新路。新区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是新区以重点难点突破带动发展全局整体提升的根本路径。新区将始终坚持有解思维,依托政策优势,以改革破题激发内生动力,用制度创新释放发展活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争做示范标杆。持续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树牢凭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持续深化人事管理改革,推进全员聘任制与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健全完善与新区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管理运行机制,全面释放“先行先试”制度活力。树牢“服务好现有企业是最大营商环境”的理念,依托区域服务专班,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为企业家提供十足“情绪价值”。深入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提升年”和规范涉企执法检查专项行动,持续擦亮“服务新区、效率新区、诚信新区”品牌,合力绘就高质量发展美好画卷,为加快实现后来居上提供强力支撑、作出更大贡献。(市政协副主席、鲁西新区党工委书记 朱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