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锚定“文化强区”建设目标,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半月谈》杂志为载体,通过“农家书屋 进图书阅览室 进思政课堂”的“三进”路径,构建起全民阅读新生态。
书香润社区,半月谈伴悦享
曾都区八里岔社区居民在农家书屋阅读《半月谈》
今年,曾都区委宣传部为北郊街道八里岔社区农家书屋赠送《半月谈》杂志,走进书屋,宽敞整洁、图书有序排列,居民在认真品读书籍、杂志。
八里岔社区农家书屋是全国“最美农家书屋”,藏书5300余册,涵盖了党史党建、经典名著、儿童读物等类别,图书借阅率高,党政、文学类图书杂志深受居民欢迎。
社区居民欧清旺读完《半月谈》杂志有感而发,“我空余时间经常到书屋看书,尤其喜欢看《半月谈》杂志,这本杂志‘块头’不大,文章短小精悍,内容特别丰富,贴近我们的生活。”
青春有共鸣,半月谈伴成长
曾都一中学生李雅婷分享阅读体会
聊起《半月谈》杂志,曾都一中学生李雅婷感言:“坚持在悬崖村教书三十年的教师,守护青藏铁路的巡线工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做志愿者的银发老人……《半月谈》中的普通人故事常常给我最深的触动,展现了这个时代最真实的精神底色。”
包承鑫同学坦言:“作为一本聚焦时事政治与社会发展的刊物,它用朴实的语言和深入的视角,将宏大的国家叙事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百姓故事,让身处校园的我得以超越课本的局限。”
曾都一中党委第二支部副书记马闯介绍,学校十分注重学生视野的开拓,《半月谈》及时把党的声音呈现在学生面前,及时掌握时政新闻,深受历届学生厚爱。
银龄新天地,半月谈半世情
退休教师刘明芳在曾都老年大学阅读《半月谈》
在随州市曾都区老年大学思政课堂上,《半月谈》作为“课前十分钟”读物,深受学员喜爱。
“现在的AI技术‘双刃剑’效应逐渐凸显,眼见不一定为实,有图、有视频也不一定有真相……”在随州市曾都区老年大学图书室内,退休教师刘明芳正在和学友们探讨《半月谈》里一篇题为《“AI”亮身份,太必要了》的文章。
“当初选择集体订阅,看中的是它的时政深度和叙事温度。”该校常务副校长李龙首介绍,杂志内容既能满足学员紧跟时政的需求,又提供大量可转化为社会实践的素材,是银发群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智囊手册”。
随州市曾都区通过红色教育基地、思政课堂、社区教育园地等文化阵地建设,多维度整合资源、创新形式和强化管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成为推动区域全面发展的重要引擎。(余运来 张立 徐凡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