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从芦苇荡到高楼林立的现代化新城,浦东做了什么?

2025-04-18 16:59
来源:半月谈网

半月谈评论员 杨有宗

35年前,党中央全面研判国际国内大势,统筹把握改革发展大局,作出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自此,浦东踏上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征程,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精彩地标。今天,浦东以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了最鲜活的现实明证,为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

从烂泥滩、芦苇荡到高楼林立的现代化新城,浦东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浦东地区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60.24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78万亿元,增长近300倍。从全国第一个新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到第一个自贸区,一系列制度创新成果和发展经验从浦东走向全国。

改革是浦东发展的动力源泉。从早期的“资金空转、土地实转”创新,到如今纵深推进的综合改革试点、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浦东始终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冲破体制机制障碍。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浦东改革创新实践需要,制定浦东新区法规。近年来,23部浦东新区法规落地,在保税维修等新兴领域,为企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开放是浦东发展的鲜明特质。全球经贸格局深刻变革,中国始终是全球经济的稳定锚和避风港。浦东新区始终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区内外资企业和分支机构已达2.8万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占上海全市比重近50%。新征程上,浦东新区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欢迎全球投资者共享浦东发展机遇,着力打造更加理想、安全、有为的全球投资目的地。

创新是浦东的亮丽底色。位于浦东的张江科学城是中国创新的一个品牌,上海创新的一面旗帜,30多年来从17平方公里扩大到220平方公里,始终活力四射,始终勇立潮头,力争到2030年,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科学城。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展望未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浦东新区将坚持以国家战略任务为牵引,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全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首创性改革,全力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全力推进聚焦全链条全周期的集成化创新,以更高水平改革开放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编辑:张子晴)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