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舞台上,总有一些人,用看似平凡的举动,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成为照亮他人生活的那束微光。沙争勇,便是这样一位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好人,四十余载的维修善举,书写着邻里间的深厚情谊与无私奉献。
因陋就简,开启温暖维修路
1956年3月出生的沙争勇,是中共党员,原武警河北省总队医院医疗器械主管技师,现北京市丰台区第九军休所军休干部。自1978年服役期间,他就踏上了义务维修家电的道路,帮助部队战友同事和驻地周边群众解决生活难题。
2014年12月,刚到丰台区第九军休所休养的沙争勇,面临着诸多困境,没有工具箱,没有工作间,更无人知晓他的维修技能。然而,学雷锋、做好事的炽热愿望在他心中燃烧。他主动向所领导提议,在邻里间发布自己的“维修广告”和“热线电话”。这一消息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上门求助的人纷至沓来。他家瞬间变成了一个堆满各种待修电器的 “杂货铺”。面对日益增长的维修需求,沙争勇热情高涨,可狭小的空间成了拦路虎。为解决这一难题,他毅然将自家阳台改造成临时修理间,还自掏腰包近千元购置新的维修工具。多年的志愿服务经历,让他养成了一个独特的习惯 —— 时刻留意闲置金属零件,那些别人淘汰的旧家电和零部件,在他眼中都是宝贝,被细心收集起来,以便在维修时“废物利用”。他总是笑着说:“别看这些小玩意儿不起眼,说不定哪一天就有大用场。”就这样,沙争勇在简陋的条件下,开启了为邻里服务的温暖旅程。
技术精湛,贴心服务暖人心
2022年那个炎热的夏天,一通紧急电话打破了沙争勇的平静。一位邻居焦急地说:“洗衣机洗着衣服突然不转了,孩子的校服还等着明天穿呢!快过来帮我看看吧!” 沙争勇放下电话,迅速赶往邻居家。他仔细检查洗衣机的每一个部件,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很快找到了故障位置并展开维修。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在他的努力下,洗衣机重新发出了欢快的运转声,邻居脸上的愁容瞬间化作感激的笑容。
还有一次,一位战友邻居带着疑惑找上门:“我家的血糖测试仪与医院测得数据相差较大,您看能不能费心检修一下?”沙争勇没有丝毫犹豫,坚定地说:“别着急,给我看看吧!” 很快,他成功解决了硬件故障,还耐心地为战友详细讲解血糖仪的正确使用和校准方法。从那以后,找他修理血糖仪、血压计的人越来越多,他的 “维修生意” 愈发红火。为了紧跟时代步伐,应对越来越智能的家电,沙争勇利用空闲时间认真阅读各类家电维修书籍,在网上搜索最新的维修案例和技术资料。如今,他已然成为大家心中无所不能的 “维修能人”,耐心周到的服务感动着每一位军休干部和家属,大家都由衷地感叹:“现在,我们都离不开这位老伙计了!”
义务服务,无私奉献写担当
在沙争勇的维修生涯中,有一个始终坚守的原则——义务服务,分文不收。同楼的战友邻居沈老家中冰箱漏水,一个电话,沙争勇便毫不犹豫地前往。近两个小时的忙碌,他找到了漏水原因,疏通了排水孔通道,让冰箱恢复正常。沈老看着忙碌的沙争勇,心疼地说:“老沙年龄也不小了,看到他成天跑东家走西家,修这修那,而且还不要钱,真是让人心疼!”但沙争勇却总是坚定地回应:“不谈回报讲奉献是我们退休军干义不容辞的事情。年轻时在部队为国效力,退休后在小区服务群众。”四十多年来,沙争勇一直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将自己的一技之长毫无保留地奉献给邻里。他用磐石般坚定的精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践行着志愿服务精神,成为了大家身边实实在在的 “活雷锋”,他的善举如同一束束微光,照亮了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田。沙争勇的故事告诉我们,平凡人也能铸就非凡的善举,点滴的奉献汇聚起来,便能成为照亮社会的璀璨光芒。(北京市丰台区文明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