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贵港市港南区: 一朵小羽毛,织就亿元大产业

2025-03-24 14:29
来源:半月谈网

走进位于广西贵港市港南区的荷城羽绒有限公司展厅,“荷城”“贵妃绒”等品牌系列产品琳琅满目,羽绒枕、羽绒被、羽绒睡袋等创新产品折射出产业升级的活力。

“我们正月初八就开始复工,目前单日产能已达7—8吨,今年将重点提升‘贵妃绒’品质,让消费者买得更放心。”荷城羽绒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绍平介绍,公司已形成集原材料生产加工、研发设计、品牌培育、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作为“中国羽绒之乡”,港南羽绒产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历经40年积淀,已构建起从初分毛、水洗加工到成品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培育出“荷城”“霖达”等知名品牌。目前全区集聚羽绒企业201家,年加工量达1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8%、全球市场的18%,产品远销日本、欧美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

产业腾飞的背后,是实施系统化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港南区紧抓西部陆海新通道机遇,通过“技术改造+园区建设+电商赋能”三驾马车驱动产业转型:重点建设贵港江南工业园区羽绒产业片区(桥圩羽绒产业园),围绕“往精深加工、做羽绒制品”的发展理念,打造“一园七区”专业分区,配套羽绒贸易、加工、检测、研发等八大服务平台;引导企业引进先进智能设备,实现从粗加工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

拓展国际物流通道,为产业发展插上翅膀。2024年3月,港南区成功实施海运进口水洗羽毛羽绒通关监管改革,使进口原料物流距离缩短约1500公里,物流时间减少1/3,单柜通关成本降低5000元。平陆运河开通后,货物从钦州港转入运河航道,预计半天内可达贵港,进一步打通了羽绒产业的物流瓶颈。同年9月,港南区成功举办中国进口羽绒产业研讨会,吸引200多位海内外企业家代表参会,助推港南区提升对外开放竞争力。

政企联动,构筑发展强磁场。港南区聚焦项目建设与规模以上企业培育,通过处级领导挂点服务,建立“红黑榜”通报制度,有效破解项目难题。该区还建立临规企业库,为重点培育企业提供精准服务、重点支持,推动项目尽早达产满产。

2024年,港南区规上羽绒产业实现产值44.5亿元,同比增长57.1%;新增规上羽绒企业19家,同比增长14家。规上羽绒企业占比扩大至15.7%,行业产值比重提升至15.2%,产业结构得到显著优化。

港南区委书记陶建全表示,下一步,港南区将继续发挥政策优势,大力扩展新兴市场,推动羽绒产业向“买全球、卖全球”迈进,让每朵羽绒都释放最大价值,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刘志宁 姜慧花)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