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小蓝经开区的“三扩”现象

2025-02-24 10:16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一批企业增加投资抢抓市场先机,其中有的企业连续多年扩产、效益攀升;锚定传统产业强链补链“强筋健骨”、聚力新兴产业风口借势而起,41个重点产业链项目扩链开路;一片第三次“重生”的产业园以新运营模式、新思路实现“开园即满园”……走进小蓝经开区,企业扩产、产业扩链、园区扩园的“三扩”现象,彰显着一座中部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创新活力与发展定力。

扩产:企业“连年增资”的定力

“公司连续三年增资扩产,总投资5.68亿元的血液透析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基地项目2024年6月起陆续投产,为公司在血液透析耗材二十三省(区、兵团)联盟集采中标后的产能保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江西三鑫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明介绍,公司近期新签约总投资5亿元的高端血液净化设备项目,也将于今年一季度开工建设。

追加投资上新生产线,不仅是规模的扩张,更是主动求变、创新提质的升级。

“五年间,公司先后增设4条生产线,在产线上的投入约2.29亿元,其中仅2022年7月投产的易拉罐生产线就投入9400多万元,2024年8月易拉罐线再次升级增加魔爪能量风味饮料的生产。”江西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公共事务及传播部副总监秦柳介绍,这条全球饮料行业先进的全自动化易拉罐生产线,同时能够实现多种不同包装规格的生产,标志着公司在饮料生产领域的技术革新和市场竞争力的显著提升。

据统计,小蓝经开区有包括“三鑫医疗高端血液净化设备项目”在内的15个项目实现增资扩产。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企业为何敢承压而上、加码增资?

一年来走访企业近8000次,兑现各类扶持资金5.73亿元,全力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诊断,启动建设80家企业88个数字化改造项目,助力137家(次)企业申报惠企政策……一系列扎实扶持举措,是企业稳步扩资的“后盾”,培育出园区的“二期现象”。

扩链:项目“两次重诺”的魄力

2024年12月25日,江西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一期项目首条生产线正式投产。这一由北京经纬恒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江铃集团晶马汽车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建设的重点项目,将打造成南昌乃至江西省高性能汽车电子和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填补江西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的空白。

“项目开工之时,我们与企业共同立下一个目标:年内实现投产。在小蓝经开区,这样的建设与投产速度还没有过。”小蓝经开区经发局付佳辉说,最终,仅仅283 天,达成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的目标,打破了南昌县(小蓝经开区)项目建设投产的最快纪录。

首条生产线投产仪式上,企业又立下了一个新目标:用 5 年左右的时间,达成年产值超 50 亿元。发展的信心从何而来?

“我们的信心,一方面基于企业在汽车智能电动平台的产品生产技术、研发、成本等优势,另一方面,是小蓝经开区服务力、产业链的优势。”江西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万林说,小蓝经开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较为完整,有利于降成本、扩合作。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感受到良好的营商环境与服务力。

“我们曾提出,能不能在临时用电设备拆除当天就完成正式用电通电,以节省设备测试时间。要知道,通常这样的换电工作需要五天左右。”李万林介绍,出人意料的是,小蓝经开区多部门通力合作,在临时用电设备拆除的当天晚上,正式用电成功完成装表通电。

“一项目一方案、一项目一清单”。在新的项目建设机制下,小蓝经开区为更多重大项目的快速推进加码服务。围绕“3+3+N”重点产业,持续强链延链补链,先后对接重大重点项目200余家,瞄准产业缺项、弱项攻坚,引进申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宏筑玻璃纤维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项目41个。

扩园:“园中园”“三次新生”后的引力

“搬进新的生产厂区后,产能迅速提升,数字化工厂转型更进一步,我们也因此拿到更多市场订单,预计2025年销售额将翻倍。”安道拓(南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制造工艺经理邹勤站在全新数字化生产线前,对新一年生产与市场信心满满。

由于发展势头向好,安道拓公司急需提升产能,以拓展市场业务。2024年8月,安道拓公司进驻小蓝经开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二期新园区。“我们为公司提供定制化的厂房,配置宿舍、食堂、休闲功能区、会务中心、路演中心等,并为每一个入驻企业配备一对一的物业管家。”小蓝经开区经投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龚颖峰说。

这片246亩的园区,十年间已是第三次“易主”。“我们成为园区‘新主人’后,找准小蓝经开区汽车产业链发展所需,提前启动招商引资;同时依产定园,统一规划、建设、运营。”龚颖峰说,园区开园时,已有一批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落户,实现“开园即满园”。落户项目投产后,产业园区综合年产值预计达40亿元。

让企业专心做生产,园区精心做服务,是小蓝经开区这片“园中园”的发展理念。为此,这里80%厂房为定制厂房,其余为标准化厂房;产业工人培训、金融与类金融服务、物流与集采服务等,将在园区逐渐推开。“与企业共同成长,我们不算运营的小账,算产业链强链的大账;不算眼前账,算整体园区发展的长远账。”龚颖峰介绍,这一模式试点成功后,将在小蓝经开区其他的“园中园”继续落地开花,塑造发展新优势、培育新动能。(王晶)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