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植根于山城重庆的地方性银行,重庆三峡银行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以绿色金融为笔,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巴渝大地上,书写着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绿美新篇章。
重庆三峡银行积极融入重庆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确立“33533”发展路径,成立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在总行、万州分行专设绿色金融部,坚持实施中长期绿色金融发展规划、业务策略和信贷政策,围绕全市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农林、食品农产品加工等领域项目建设,组合运用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工具,不断增强绿色金融服务质效。
谋业务划策略
夯实绿色金融发展之基
重庆三峡银行围绕中长期绿色金融目标,统筹推进绿色金融制度建设、产品创新等工作。2024年,该行研究制定“14133”绿金业务策略,紧跟重庆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工作部署安排,大力倡导推行的绿色债券、绿色再贷款、绿票通、“长江绿融通”大数据平台等政策工具,倾力打造“绿美巴渝”绿金服务品牌,构建“两山碳惠贷”、“峡江生态贷”、“双城转型贷”三大产品体系,抓好绿色贷款发放、绿金客户服务、绿色债券发行三项基础业务工作。
为抓好绿色信贷方案策划设计和绿金认定,2024年,重庆三峡银行累计向181个项目发放绿色贷款124亿元,截至2024年年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321.81亿元,较年初增长148.11亿元,增幅85.27%。
此外,重庆三峡银行印发《关于推进绿色普惠金融业务融合发展的通知》,通过绿色认证等方式帮助普惠客户降低融资成本,加快绿色普惠互促互进,增强普惠业务获客能力。
截至2024年年末,该行绿色信贷客户数349户,较年初增长109户,增幅45.42%。其中,绿色普惠客户数171户,增幅47.41%。
守青山护绿水
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2022年7月,重庆三峡银行成功落地重庆市首笔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抵(质)押贷款业务,率先实现以“碳”换“贷”,迈出“乡村振兴+生态振兴”的有益探索,提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
2024年8月,重庆三峡银行深度参与的重庆市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抵(质)押贷款成功入选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重庆市“十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重庆三峡银行在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绿色转型方面持续走深走实。截至2024年末,该行在重庆市该类型贷款份额已超过60%。
除了林业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重庆三峡银行还先后落地了林权抵押贷款、生态价值实现类贷款,这些产品均是围绕“青山”创新推出的“两山碳惠贷”系列信贷产品,有力地支持山、林、田、草等生态价值实现与生态保护。
围绕“绿水”,重庆三峡银行率先推出“峡江生态贷”系列信贷产品,包括“取水权”质押融资贷款、长江保护贷、美丽乡村贷等,支持水、河、湖等生态保护。其中,取水权质押融资业务,自2023年启动后,截至2024年末贷款余额已突破10亿元。
促转型强产业
为现代化新重庆增绿添彩
为了强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精准激励企业低碳转型,重庆三峡银行创新“双城转型贷”系列信贷产品,推出转型金融融资贷款、专项补贴融资贷款、技改专项贷款、新质贷等,大力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走实新时代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万州区转型金融试点为例,重庆三峡银行为某物流企业提供了800万元的转型金融贷款,帮助该企业打造了长江三峡船闸唯一实现纯电推进安全过闸的散货运输船舶。同时,该行积极推动万州区转型金融项目库内的企业发展,帮助航运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长江经济带航运业绿色发展,截至目前,为项目库企业中的船舶企业发放船舶转型金融贷款14笔,总额1.55亿元。
此外,该行落地全国首笔“废弃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补贴专项贷款,为大足区某电子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发放2亿元、3年期专项贷款,有效解决了企业资金链紧张问题,促进重庆市再生资源综合应用,推动了绿色产业链延伸完善。
下一步,重庆三峡银行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深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聚焦重庆“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依托“政、银、投、保、担”合作“朋友圈”,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优化金融服务流程,为美丽新重庆建设增绿添彩。(申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