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要求,针对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学习难开展、管理难到位、作用难发挥”等问题,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有效举措,让流动党员真正异地“有家”、外出“有为”。
“共建共管”提效能
“社区邓书记经常给我们打电话、发微信,了解我们近期的一些情况,而且在每次过完年了,在我们外出前社区都会召开一个流动党员交流座谈会,大家在一起聊一聊、摆一摆,了解我们在外党员的出行动向,感觉很亲切,支部从来没有把我们外面这批人给忘记了”,在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务工多年的丰盛社区流动党员宋世杰说。
为破解管理难到位问题,开州区坚持“全员登记、不落一人”原则,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账和电子信息库,做到基本情况、联系方式、流出时间、流入地点、从事职业和作用发挥“六个清楚”。目前,全区7500余名流动党员全部实现台账化管理。
开州还创新采取支部委员“1+X”联系对接模式,实行外出党员与流出地支部联系,流出支部与外出党员及其流入地党组织联系双向联系机制,畅通双向联系渠道。
在北京、上海、广东等流动党员相对集中地方,采取“支部+培训学校(中介)”“支部+企业”“支部+异地商会”等方式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41个,779名流动党员直接纳入流动党员党组织管理。
“多维发力”抓学习
“我在手机上经常收到社区江书记在微信群里面发来的理论学习资料,内容十分丰富,我自己一空下来就可以点开学习,有啥事还可以直接在群头交流,非常的方便,就和自己以前在社区办公室开会学习时的感觉一样,心里热乎乎的!”在北京务工的双峰社区流动党员黄大银说。
为了丰富在外流动党员学习形式和内容,重庆市开州区探索建立了区、乡、村三级党建工作信息化联系网络和流动党员学习交流平台,利用“开州组工”公众号和“学习强国”等线上学习平台,常态发送工作要求、推送学习资料,积极为流动党员提供“菜单式”学习服务,让流动党员可以随时、随地、随身学。每个流动党员支部均建立集中学习计划清单和个人自学任务清单,健全党组织书记领学促学、专题研讨、带头上党课等学习制度,灵活安排时间、场地和学习形式,确保学习教育常态化。紧抓国庆、春节等流动党员集中返乡时机,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民夜校、社区书屋等活动阵地,组织流动党员参加乡情座谈会、党员冬训、组织生活会等,针对性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及技能培训,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持续激发党员动力活力。
“服务两地”促发展
“每个流动党员都是家乡的宝贵财富,他们在外开心创业、安心拼搏的同时,我们积极搭建返乡平台,深入实施‘百千万鸿雁兴开计划’,鼓励引导他们反哺家乡、投资家乡,助力开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州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为更好服务在外乡亲,充分发挥流动党员“服务两地”促发展的作用,重庆市开州区搭建“三大平台”,促进流动党员与家乡建设的融合发展。
搭建劳务协作平台。发挥流动党员经商活动空间广、信息渠道畅等优势,在人员集中地区建立劳务信息采集点,聘请流动党员担任信息采集员,定期收集岗位信息,推荐老乡务工就业。目前,已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劳务信息采集点17个,推荐1.3万名开州籍人员进厂务工。
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发挥流动党员党组织在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聘请流动党员担任“招商员”,积极推介开州故事、开州产品、开州风光。2024年以来,红岩(北京)、红岩(海南)等流动党员党组织协助引进企业10余家、涉及金额近40亿元。
搭建回引回馈平台。大力开展“返乡创业、我为家乡发展作贡献”等活动,引导流动党员中的成功人士、优秀人才带资金、带技术、带管理、带项目回乡创业。2024年以来,全区新增返乡创业1769户,带动就业4300余人。(余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