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2025两会看重庆】奉节:一只小兔子 “蹦”出大产业

2025-01-17 14:27
来源:半月谈网

重庆夔州兔业育种中心

奉节,缔造了“一棵树养活30万人”到“一棵树致富30万人”的产业奇迹。如今,一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小兔子”,正奋力奔跑在山区库区强县富民的道路上,演绎着“三年‘蹦’出14亿”的产业神话。

2022年,奉节县引进一批伊普吕(法国)祖代种兔,两年时间,它繁殖的父母代商品兔就成了奉节养殖界一颗耀眼的“明星”。

“媳妇儿,快把产箱给我!”位于长江南岸的奉节县永乐镇哈妹儿养殖场200多只母兔赶在一天抱团“分娩”。养殖场负责人黄锐从兔笼的这头忙到那头“接生”,他从笼子里捧出一个个兔仔,小心翼翼地放进干净的“新家”。妻子叶玉兰也忙得不亦乐乎,她娴熟的将准备好的催奶物黄豆倒入兔槽,精心的给刚产仔的母兔伺候“月子”。

“两个圈舍,27天左右出笼一批,产崽一批。”肉兔从出生到出栏,基本上月月“新老交替”,次次“双喜临门”,这样的产能让黄锐难掩喜悦之情。

2023年,在外漂泊的黄锐回到家乡,与夔州兔业签订统一兔舍、统一设备、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49天繁殖模式的“六统一”养殖协议,并引进300只法国伊普吕种兔,公司免费选址规划养殖场、免费进行养殖技术指导。2024年1月,种兔产下了第一批兔崽。经过两个半月的养殖,72日龄的肉兔体重达2.6kg左右。2024年3月初,他的第一批商品兔成功出栏2450只。

“当时的肉兔行情下跌到5元每斤,不少养殖散户血本无归,濒临破产,但夔州兔业仍以8元每斤的保底价格兜底进行了统一回收。”黄锐介绍说。

4万多元的市场差价由公司兜底保障,有效规避了养殖风险,这给黄锐持续发展壮大肉兔产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2024年6月,黄锐进一步扩容增量,从夔州兔业引进了330只种兔。“截至目前,已经出栏了八批商品兔,出栏量14000余只,纯收入21万元。”

“实行‘公司+农户’的利益捆绑发展模式,以高于养殖成本的最低保护价收购,农户不怕养不好、不怕卖不出、不怕价格降。”夔州兔业相关负责人介绍,黄锐的经历是奉节肉兔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奉节县通过租赁经营、投资共建、自繁自养、企繁户养、代养带动、劳务带动等模式,利益联结723户2763人,人均增收8600余元。

如今,肉兔产业一跃成为了奉节县乡村振兴的又一主导产业,养殖模式在30多个乡镇复制推广。截至2024年底,全县家庭农场增至115户,养殖单元183个,已建成标准化兔舍面积14.08万平方米,配套全国最先进的品字型欧式标准兔笼16.5万套,育种中心年提供父母代种兔20万只,为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育种中心。据统计,2024年,全县商品兔出栏量达到500万只,在2023年221万只出栏量的基础上翻了一番以上,预计综合产值达8亿元。奉节县农业农村委从中国畜牧业协会了解到,当前,奉节县已建成全国最大肉兔生产县。

“预计到2025年底,全县将实现肉兔年产1000万只、综合产值超14.5亿元。依托‘奉上好品’平台持续打造‘奉节肉兔’产业品牌,两年时间,奉节实现了肉兔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快速崛起。”奉节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2022年,奉节县招商引入国家级龙头企业——禾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7.8亿元,建设1000万只肉兔全产业链项目,实施“三年行动方案”,用三年时间,建设1万只祖代种兔场,1万只父母代商品兔示范场,20万吨饲料厂、400万只屠宰场和1000吨兔肉食品加工厂各一个。充分利用上游种兔、饲料,下游屠宰、食品加工的利润补贴中游养殖薄弱环节,打造“奉节肉兔”区域公共品牌,做大做强兔产业总规模。据分析,整个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总产值14.5亿元,利税1.4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带动养殖户总收益1亿元以上。(马兵  荣合清)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