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偏远农村也能找到好律师

2025-01-17 10:27
来源:半月谈网

半月谈记者 周立权  

树木折断致车辆损坏谁来赔偿,身份信息被冒用登记为法定代表人如何处理,网购买到假货如何起诉维权……半月谈记者从吉林省司法部门了解到,群众越来越习惯遇事找“法”,但基层公共法律服务普遍供给不足,不能充分满足群众需求。如何把普惠优质的法律服务送到基层,是司法部门面对的一道改革必答题。

城市富集,农村紧缺

“有28个县市律师不超过20人。”这是吉林省部分边境基层律师从业现状。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这里共有律师事务所59家,但州府所在地延吉市的律师事务所有34家,从业人员超过全州律师的80%。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除敦化市和珲春市外,延边其他县市常驻律师仅为10人左右。在供给最为薄弱的图们市,仅有一名70岁的朝鲜族律师。“这名律师的女儿在延吉市执业多年,但无意回老家接管父亲的律所。图们面临着无本地律所和律师的境地。”当地一名司法部门工作人员表示。

而省会长春等城市法律资源相对富集。吉林省司法厅厅长刘川说,为回应省域、市域内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等难题,吉林构建起以省司法厅为主导、长春市司法局为主体,省内其他市(州)联合共建的一体化新型运行机制。

城乡一张网,全省一盘棋

全省各市(州)如何共同参与进来?省司法厅在长春智慧法务区内设立“运管中心”,以12348热线平台为重要载体,依托网络平台、实体平台等服务供给渠道,联动全省69家市县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70家法律援助机构、952个司法所、13856家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近6万名人民调解员参与,多方接单而动,为群众提供全业务、全时空、全年无休的免费法律服务。

半月谈记者在运管中心现场看到,中心设置有涉企、朝鲜语、法律援助、司法鉴定、人民调解业务专席,以及合同债务、劳动争议、婚姻家庭、刑事类、行政类、老年人服务等28个细分专席。

吉林省司法厅副厅长邓健介绍,解答中心由523名执业3年以上的律师组成人才库,可以根据群众来电的不同诉求,科学分派对应专业律师提供咨询服务。“中心通过IVR智能语音系统,可以精准匹配案件类型,帮助律师有效捕捉来电群众的关注焦点。”擅长劳动争议类案件的律师张英说。

“秋收之后准备做一面锦旗送给律师。”“没想到在边境村,我也能和大城市的专业律师一对一交流。”……在受理便捷、分类转办、及时跟踪、流畅反馈、实时监管的服务闭环运转下,如今许多身处基层农村、偏远边境地区的群众有了就近、便利、及时的法律服务渠道,不少矛盾纠纷在诉前得以化解。

为科学决策当好助手

秋收时节,关于粮食作物买卖合同纠纷,粮食丢失、损害等侵权纠纷增加,土地租赁、雇佣或帮工受伤损害等类型的法律问题突出。了解群众意见后,运管中心组织坐席律师进行专题探讨,形成秋收法律问题的专业意见和专题报告,在为群众提供法律指导的同时,也把基层一线声音带到决策部门。

“数据要从分散到集中,从可看到可用。”吉林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处长马天光说,热线平台会根据当前社会焦点热点问题,不定期输出专报快报,并健全重点、热点案件预警机制,建立完善的分析模型,做强做优数据分析运用,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为让更多基层群众了解、善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2024年初,运管中心“虹厅发布”上线,应用大数据分析系统和数字化新媒体技术,开展精准普法宣传。“吉林省已构建起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邓健表示,将进一步优化供给模式,架好桥梁、系牢纽带,在提质升级过程中,让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更加触手可及。

责任编辑:王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