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重点从地区技术互补、创新发展格局等方面来把握……”在河东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中,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商学院副院长郑江淮受邀围绕“因地制宜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与对策”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讲解,在场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结合地方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展开了积极研讨交流。
近年来,河东区坚持以“四学四促”全面提升理论学习质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聚焦系统全面,完善科学规范学习机制。纲举目张明确学习要点。聚焦学习主题主线,年初制定学习安排意见,每月发布工作提醒,有效开展领学解读、调研发言、研讨交流、点评总结等环节,确保学有所获。“三学机制”夯实理论基础。以建设“学习型机关”为契机,建立请学、融学、践学“三学”机制,丰富学习形式、共享学习资源、提升学习效果。“三级体系”助推层层深入。推进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构建“党组织领学、党员促学、群众跟学”的三级理论学习体系,形成上下一心、学思践悟的浓厚氛围。
聚焦点面带动,构建统筹联动学习格局。以“一节课堂”提升全区理论学习质量。创新打造“常委课堂”,由区委常委讲解党的创新理论,机关单位、镇街党委负责同志和一线职工共同参与,掀起讲学热潮。以“一个中心”激活百支宣讲队伍动能。建成区级理论武装孵化中心,组建60余人的宣讲专家库,指导打造“第一书记宣讲团”“河小萌”等宣讲队伍百余支,让理论宣讲活跃在群众身边。以“一条主线”串联各方理论精品创作。组建全区文艺创作联盟,推出沉浸式宣讲体验课程《淬火成钢》,打造 《河东一家人》 等情景剧,创作《我的琅琊梦》《沂蒙精神传承向我》 等新媒体作品,让理论学习接地气、聚人气。
聚焦守正创新,激活蓬勃生动学习活力。聚焦阵地建设。编织出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纲目、“五场、三地、两站”为条块的理论学习大格局,实现基层理论武装工作和党员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有机融合。聚焦品牌打造。打造“一起学习”读书会学习品牌。打造“河风惠唱”宣讲品牌,深入践行“七讲七进”系列宣讲活动,使优质宣讲力量在一线发挥作用。聚焦本土资源。依托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打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沂蒙——“华东雄师”展示体验片区,走进红色展馆,开展沉浸式理论学习,汲取红色精神力量。
聚焦成果转化,树牢知行合一学习导向。“理论+实践”开拓学习深度。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将地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转化为理论课题,邀请专家学者把脉问诊、传经送宝,把所学的理论思路转化为具体举措。“调研+评议”提升学习成效。深化“学习、调研、工作”三位一体机制,今年以来,全区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开展调研1000余次,形成调研报告322篇,通过集体学习主旨发言,现场评议调研效果。“列席+旁听”严格学习纪律。从严从细从实抓实列席旁听,将全区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划分为10个网格,通过定向听、随机听、互相听等形式,及时纠正基层理论学习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理论学习规范开展。
临报融媒记者 王泓钧 邵慧 通讯员 邢仔芹 王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