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产批次,从开机到生产结束,不停机一次;烟丝含水量偏差小于0.01;一年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6项、软件著作权4项……一个50人的小班组,却在近日中国质量协会公布的2024年度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评比中,荣获“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荣誉称号。“质量信得过”是如何“炼成”的?
在重庆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庆中烟”)黔江卷烟厂的制丝车间内,机器轰鸣。制丝车间甲班的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开展一道道制丝工艺,他们就是“炼成”质量信得过的优秀班组。
“一个生产批次,机器一开就要确保万无一失不停机,这样才能提高质量,提高产量!”甲班班长杨勇说,作为生产型班组的制丝车间甲班,主要承担生产卷烟烟丝工作,这是产品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一环。
为了让质量信得过,班组首先聚焦“客户100%满意”这一目标,开展“头脑风暴”,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为客户精准“画像”。根据关键顾客及相关方需求表的识别分析结果,班组成员共同确定了必须满足的9项关键需求,并将其细化分解成17项需要改进的关键工作。同时,为改进工作设定科学、明确、可衡量的指标,还建立起SWOT态势分析表。
班组从人员素质、基础管理、改进与创新三个方面进行了自我评估,最终确定以“打造工匠型队伍”为目标,以“推动标准化流程”为支撑,以“精细化”管理为主线,打造质量信得过班组。
以人为本,铺设能力提升跑道。班组利用《制丝车间员工岗位胜任力模型》识别班组成员能力短板,确定班组员工素质的提升目标和培养模式,开展“学习型”班组建设。全员素质提升行动、质量培训、岗位“手指口述”工艺质量技能竞赛、“一师一徒”的师带徒活动、劳动竞赛、技艺“讲”坛、创新“论”坛……各类培训活动有序开展。此外,班组还加强“一岗多能”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让员工得到更多学习成长的机会。
↑开展“手指口述”工艺质量技能竞赛
以“精”为要,夯实班组基础管理。班组结合工厂“六型”精品班组建设,全面提升班组烟丝制造质量管控水平,建立起“重预防、强过程、稳控制、零缺陷、求改进”的班组质量理念,不断强化在线产品质量的全过程控制,利用质量分析系统进行监控追踪,并积极开展质量风险点管控和防差错演练。同时,还利用钉钉平台开发信息化岗位标准作业指导系统,实现了岗位操作流程标准化、可视化。
↑班组利用“智创微课堂”开展学习
以新为行,不断进行质量改进。班组依托工厂“1+6+N”创新平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质量改进、技术攻关、创新创效等活动,激发员工创新活力。班组还借助支部“揭榜挂帅”项目,针对在线工艺质量短板重难点项目进行技术攻关;针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设备问题进行QC攻关、小改小革。2024年,班组组织实施并发布QC成果《降低叶片加料工序百小时故障停机次数》,获得了中国质量协会QC成果发布会专业级奖项。
↑维修工合力更换贮丝柜布料车上的行走轮
如今,品质如一的质量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已成为班组员工的共同准则,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已成为大家的共同习惯,“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氛围愈发浓厚,复合型工匠队伍不断壮大……工作成效背后,隐藏着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的“成功密码”,也包含着班组员工的共同努力。
“是荣誉,也是起点。班组将继续勇挑重担、争当先锋,以一流的工作质量确保产品质量,为工厂高质量发展打基础、增活力、添动能。”对于未来发展,杨勇信心满满。(来源:重庆中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