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广西牢记殷殷嘱托,“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音像出版物《红色印记——广西革命遗址》和《探寻文明根脉——广西考古遗址》紧紧围绕“两个结合”,助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厚植红色基因,让“红色地标”成为“时代坐标”。《红色印记——广西革命遗址》以广西革命遗址及其承载的故事为切口,聚焦广西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讲述广西革命故事及革命遗址所在地在新时代的发展变化。该出版物摄制 6 集,每集 15 分钟,共 90 分钟。第一集《西江星火》讲述中国共产党在广西梧州建立党支部,带领当地工人、农民、学生、妇女开展反帝反封建运动的历史。第二集《农运旗帜》讲述韦拔群发起的广西农运运动、举办农讲所等,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少数民族地区农民运动实际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第三集《百色风暴》讲述百色起义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展现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意义。第四集《突破湘江》聚焦百年党史中的红军长征过湘江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战役。第五集《漓水怒潮》讲述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承担的联络湘、赣、粤、桂及香港、海外各地党组织的任务。第六集《八桂解放》讲述友谊关,它既见证了广西全境解放,又见证了新时代祖国南疆的繁荣。该出版物对红色文化的记录,从理想信念上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国共产党这一共有政治信仰的认同,既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石和底线。
赓续中华文脉,深化中华文化认同。《探寻文明根脉——广西考古遗址》从考古学视角,深入挖掘与展示广西民族文化融汇于中华文化的厚重历史。该出版物为综述片,共 40 分钟。拍摄广西具有代表性的考古遗址:桂林靖江王府(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桂林甑皮岩(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合浦汉墓(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南宁顶蛳山遗址(首批广西考古遗址公园)和柳州白莲洞遗址(首批广西考古遗址公园)。通过介绍这些考古遗址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各个地区的遗址类型和特点,突显广西考古遗址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深入挖掘展示各个遗址的特点、价值和历史背景等丰富内涵,重点呈现每个遗址的重大考古发掘成果,以及这些发现对我国历史文化研究、民族文化传承、地方文化与中华文明交融共生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从历史、文化、科学等多个角度,回顾广西考古遗址的发展历程,强调其重要历史地位及作用,展望考古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美好未来,以及启发如何将这些遗址与当地旅游业、教育、文化产业有机结合,促进地方文化和经济发展等。通过影像活态展示中华文化的无尽魅力,讲好广西故事,弘扬中华文明。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不断发挥出版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八桂力量。
(广西金海湾电子音像出版社 宁良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