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应用正全方位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在此背景下,数学建模研发与应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12月7日,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办的202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典礼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与会嘉宾和获奖代表共同探讨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产的生动实践。
半月谈记者 秦黛新 摄
典礼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副理事长杨新民教授主持。出席本次颁奖典礼的嘉宾有: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袁亚湘院士,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严加安、郑志明,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汪明,北京市教委一级调研员荣燕宁,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刘超,中国知网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长欣,北太振寰(重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朓,众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郭晓波,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凡利等。
2024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788所院校/校区、近20万名大学生参与,共计65761支参赛队伍。经过赛区和全国专家两轮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1885队获全国奖。备受瞩目的“高教社杯”获得者分别为本科组北京师范大学唐梓轩、陈欣雨、杨一汀团队和高职高专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张海峰、葛梦忆、曹祖铉团队。此外,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强强、孙康赛、高庆普团队荣获“知网研学奖”;上海交通大学陈静怡、陈诺严、游天明团队与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黄灿、王海荣团队分获本科组及高职高专组“北太天元数模之星”;华中师范大学何晨、裘诚睿、张汝坤团队荣获“SPSSPRO数模之星”。
半月谈记者 秦黛新 摄
作为首批入选“高校竞赛排行榜”的标志性赛事之一,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自1992年创办以来,始终深受广大学子欢迎。大赛秉持“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的宗旨,坚守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为大学生搭建富有挑战性的实战平台。通过竞赛及相关活动,参赛学生得以锤炼专业技能、培养团队精神、激发创新思维、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这项赛事不仅成功发掘并培育了大批优秀学子,更推动了高等学校数学教育改革,培养了众多优秀青年教师。(记者:秦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