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经济开发区赛道,蒙苏以营商环境破局

2024-11-01 19:02
来源:半月谈网

内蒙古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结合区域优势、先进理念、暖心服务打造“三驾马车”,驱动优化营商环境,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广可复制的“零碳”样板。

顺风加速 抢抓产业转型机遇

鄂尔多斯高原,8.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下蕴藏着“黑色的机遇”,煤炭储量2100多亿吨,占全国的1/6,天然气储量5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3。鄂尔多斯市依靠资源优势,成为内蒙古“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重要工作支点。

随着地下的火熊熊燃烧,鄂尔多斯一改伊克昭盟贫穷落后的局面,2023年全年销售煤炭8.5亿吨、占全国的1/5,保障了全国28个省区市“燃煤之急”。每天产煤200多万吨,每天发电3.7亿度,在北京,每5盏灯里有1盏是鄂尔多斯点亮的……可地下的宝藏总归有尽时,落实“双碳”战略目标,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这样的背景下,蒙苏经济开发区直面难题与挑战,采用“一区三园”一体化管理模式,零碳产业园以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圣圆煤化工产业园以能源化工为主导产业,伊金霍洛物流园以物流及相关延伸产业为主导产业。做到了在稳住原有“煤化工产业”存量的基础上,拉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生的增量,以“生产型国家物流枢纽”为保障,将产品输送至世界各地。用传统能源产业产生的红利赋能新能源产业,借“黑色的火”引来了“绿色的风”。

另一方面,蒙苏聚焦加快形成绿色新质生产力,打造“风光氢储车”产业链,重点布局“双百GW”产业,创造了五个自治区第一:第一条动力电池生产线、第一个光伏全产业链、第一台氢燃料电池、第一条2000标方电解槽生产线、第一条光热发电平面镜生产线,已布局建设50GW光伏、80.5GWh储能和年产1.5GW氢能装备。

这样“一区三园”形成一体三翼、互相扶持的创新运营模式与“风光氢储车”产业链探索实践经验,也成为蒙苏经济开发区抓住产业转型机遇,率先推进能源革命最大底气,借助传统能源产业带来的优势,蒙苏将在支柱产业煤炭业做减法的同时,克服产业转型“阵痛”,锁定新能源这个新的增长点。

顶层驱动 以理念赋能聚势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聚焦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以经营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目标,着力提升为企服务水平,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全力打造政策最贴心、办事最省心、投资最安心、服务最暖心、生活最舒心的“暖城·五心”营商环境品牌。蒙苏在“五心”营商环境品牌指引下,打出“四度”理念这张牌,即谋划有高度,找准园区发展定位;落地有速度,坚定企业投资信心;保障有力度,提升项目建设质效;服务有温度,营造尊商重商浓厚氛围。

蒙苏围绕“四度”理念从顶层设计、项目落地、建设保障、暖心服务四个角度持续发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促使更多优质企业项目在这落地生根,同时赋能零碳产业园建设,不断打响擦亮“中国典范、世界标杆”零碳产业园这张新名片。

同时,蒙苏还通过“强链主补链条”,以一条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为“链主”,依托链主招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了以远景为龙头,华景、镕锂为配套的电池及储能产业链;以隆基为龙头的光伏产业链;以国鸿氢能为龙头的氢燃料电池及绿氢设备制造产业链;以上汽红岩、捷氢科技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链,“风、光、氢、储、车”产业矩阵在链主的赋能下不断补链延链强链,实现良好的生态循环,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好营商环境土壤。

企业有“链主”,政府有“链长”。蒙苏按照“三级领办”的服务要求,形成分管领导任链长,牵头部门责任人为副链长,帮办代办专员为成员的三级领办机制。各项目牵头部门负责落实帮办代办专员与投资主体签订免费委托帮办代办委托书,为企业提供无偿帮代办服务,项目专职调度员定期进行项目汇总更新,确保链长、副链长能第一时间掌握了解每一个项目的最新进展情况,实现项目建设全流程跟踪、全链条服务、全周期管理。

在“四度”+“链主”+“链长”工作理念的指导下,蒙苏为优化营商环境所作出的努力逐步取得成效,远景一期动力及储能电池、隆基硅棒及切片和电池、华景首期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中船派瑞电解槽、捷氢燃料电池系统等项目相继投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慕名而来,远景二期智能电池、湖南镕锂电池负极材料、百川光热发电平面镜生产线、美恩正和电子化学品等项目相继落地。先进理念带来细雨润泽平畴沃野,助力蒙苏为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蹚出新路子、提供新样板。

直线冲刺 暖心服务提质加力

项目落地,土地先行。近年来,伊金霍洛旗委、旗人民政府、蒙苏经济开发区迎着项目落地过程中审批效率不够高、项目等地时间长等突出问题,以开发区企业投资项目为对象,通过“六个统一”模式率先推行“标准地+标准化厂房”改革,变“生地”为“熟地”,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将统一控制性指标、统一区域性评估、统一手续办理、统一配套设施、统一建设服务、统一标准化厂房作为解决问题的良方,真正实现“签约即落地、落地即开工”。有效推动全旗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服务企业能力不断增强,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蒙苏经济开发区,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基础设施,加速补齐。蒙苏瞄准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的标靶,着力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园区产业聚集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为了当好“管家”,蒙苏建成了134.68公里市政道路及配套管网、日处理10万吨的全国最大纯工业零排放污水处理厂、6座220kV变电站、日输水10万吨生产供水管线、可满足300万平方米的供暖设施、日净化3000吨生活用水、26个5G通信基站、390公里通信光缆。打造了标准地8700亩、标准化厂房150万平方米,帮助企业实现“拎包入住”。协助企业获批“科技兴蒙”“揭榜挂帅”等专项资金约4600万元,为企业引进1.3万名产业工人。“蒙电e享”服务站、政务服务工作站、统计工作站在零碳产业园全面启动,融治中心建成,实现服务企业“零”距离。目前,蒙苏已全面具备承载千亿产值新工业体系能力,正昂首阔步走在发展的高速路上。

暖心服务,尊商重商。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了向企业提供“保姆式”定制化服务,蒙苏经济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设立帮办代办窗口,帮办代办专员实行提前介入,主动上门,在项目尚未进入正式审批程序前,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对申请事项进行事前指导,帮助做好审批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事前准备工作不出错,证照办理及时不延误。材料准备完成后,积极与项目负责人对接,由“坐等上门”到“主动登门”,积极靠前服务,提供“一对一”暖心服务,自觉站在企业角度思考问题,让企业“路少跑”“事好办”,有效解决企业办事过程中“门不清、路不熟、来回跑”等问题,推动项目审批提质增效。

未来,蒙苏将不断“驭风而上、逐光前行”,聚焦打造双碳新样板,以开拓绿色产业的新赛道为目标,构筑“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实现园区“一体三翼”全方位提升的新局面,为全面构筑世界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贡献坚强力量。

作者:崔永平 赵俊闵

责任编辑:褚孝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