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江苏武进:传承活化5千年历史文化

2024-10-30 16:36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新华社客户端南京10月30日电(记者邓华宁) 近年考古发现不断证明,江苏武进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5000年人类文明史、2700年古城建设史和2500年文字记载史。春秋淹城、阖闾城、圩墩遗址记载着吴越文明的鼎盛辉煌,阳湖文派、南田画派赢得美誉;19位帝王、9位状元、1546位进士、47位两院院士,“江左读书地,中吴名士都”涵养出智慧勇敢、大气奋进的文化底蕴。

随着近期一批古代大城、大型建筑、复杂功能区的考古发现,逐步揭示出武进悠久的文明史。武进将传播活化古代文化作为重要工作,通过系列创新让历史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吴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

据武进地方志办公室介绍,武进古称延陵邑,春秋时为吴国季札封地。武进之名始于三国,东吴孙权于嘉禾三年(234)诏复丹徒县为武进县,取“以武而进”之意。西晋太康二年(281),晋武帝分丹徒、曲阿以东地区置武进县,即今日之武进。

历史上武进曾先后用过延陵、毗陵、毗坛、晋陵、兰陵、京临、永定、阳湖、武进等9个县名。唐宋时,武进列为望县,是南朝齐、梁两朝开国皇帝萧道成、萧衍的故居地。

武进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居敏俊介绍,武进淹城遗址是世界上罕见的“三城三河”独特形制的古城遗址。被考古专家、旅行家誉为“中国第一水城”、“东方奇观”。

淹城遗址考古证实距今已有2700余年历史。东汉袁康《越绝书·吴地传》载“毗陵县南城,故古淹君地也”,是淹城最早的文献记录。淹城遗址位于武进区淹城村。20世纪30年代,著名考古学家卫聚贤、张风等曾对淹城多次考察,著有《奄城访古记》。1986年至1991年,文物部门先后5次考古发掘,较为全面地揭露了淹城遗址的全貌。

三城三河是指淹城遗址由子城、内城和外城及三道护城河组成。子城位于淹城中心偏北,呈方形,周长约500米,城垣高3—5米。内城周长约1500米,城垣高11—15米,内城河宽50—70米。外城周长约2500米,城垣高9—13米,外城河宽50—60米。外城河外有一道外城廓,周长3500米。

淹城已出土珍贵文物千余件,包括4条独木舟、20余件青铜器和大量原始青瓷器、陶器,多件青铜器的铸造将实用与艺术品融为一体,显示了高超的制作工艺,具有浓郁的春秋吴文化特色。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阖闾城规模宏大,入选2008年全国10大考古发现,大部在武进,是当时吴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武进遗址部分因地上居民较多未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

崧泽—良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1978年以来对原武进区郑陆镇(2015年划归常州天宁区)寺墩遗址的6次考古发掘,出土众多崧泽—良渚时期文物,证明有文明古国雏形。

武进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文物保护科科长黄建峰介绍,距今约5500年至4500年的寺墩遗址,是一个高出地表约20米的椭圆形土墩,东西长100米、南北宽80米,土墩恰好位于水系中心。寺墩遗址的崧泽文化遗存已发现墓葬区、干栏式建筑、水井等遗存。墓葬高土台上发现的建筑遗迹,类似大型的祭坛。其中墓葬共40座,出土大量陶器、玉器、石器等珍贵文物。水井内出土6件漆彩陶壶,以红、黄、黑三彩绘制的编织纹卷尾鸟形象陶壶最为精美,昭示着寺墩古国的文明程度已达到很高水平。2019年寺墩遗址入选第8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副馆长林留根介绍,提起良渚文化,人们首先想到杭州良渚古城遗址。20世纪寺墩出土大量玉器,有学者认为良渚古城是当时的“首都”,寺墩是“省会”。但是2019年以来的考古发掘证实,寺墩经历了崧泽文化晚期。因此,寺墩和良渚的关系更像吴国与越国,都是长江下游文明的重要一员。在寺墩遗址,还能看到良渚文化是由崧泽文化演进而来,这样的变化彰显了文明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南京大学教授黄建秋认为,除了杭州良渚古城,其他重要良渚文化遗址还有上海青浦福泉山、苏州草鞋山、常州寺墩、泰州蒋庄等。

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员于成龙介绍,寺墩遗址经过6次挖掘,持续出土玉璧、玉琮。这些玉器的功能和良渚古城出土的一样,玉璧用来祭天,玉琮用来祭地,包含着共同的礼制思想和天人合一的理念。常州武进地区的崧泽—良渚文化遗址证明了中国伟大的史前稻作文明和城市文明,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重地。

传承活化古代文明

武进区近年来围绕淹城遗址这个文化核心,保护开发并重,在保护区外建设旅游区展示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并分三步实施。

首先是办好淹城春秋乐园。早在2002年,武进区便委托同济大学编制规划了总面积7.6平方公里,包括遗址保护区、春秋乐园区、休闲度假区等板块的淹城旅游区。在专家广泛探讨后,在春秋乐园集中展现春秋十二家,特别是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儒、法、道、墨等四家思想。

经过多年建设,春秋乐园已是颇具春秋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春秋十二家区域由五六米高的古韵竹简造型构成,12根景观柱象征儒、道、阴阳、法、名、墨、杂、农、小说、纵横、兵、医十二家。儒家区依山塑有高大的孔子像,建有孔子学堂。据淹城旅游区办公室介绍,乐园还开发了“孙武点将台”、“烽火连天”等项目,去年入选江苏“文旅消费人气目的地”。

二是新建武进博物馆。武进博物馆有40多年历史,2007年武进博物新馆在春秋淹城旅游区建成。馆内设有“史河流韵”“春秋淹城”两大展厅。史河流韵展厅展出常武地区自史前时期至明清各时期的文物;2022年底,春秋淹城展厅分为“水乡古城”“古城遗物”“发现淹城”“历史迷雾”“今日淹城”五个篇章,对淹城特殊形制、先民生活、考古学史与考古学家、保护成果等内容进行展示。

武进博物馆副馆长周玉佳介绍,武博现有藏品3757件,包括一级文物7件,2020年获评国家二级馆。寺墩良渚文化玉器、淹城春秋印纹陶及原始青瓷器、明代王洛家族墓的织绣和清朝至近现代书画为收藏特色,其中良渚文化遗存11节人面纹玉琮、玉带钩,春秋淹城独木舟、原始青瓷鼎为“镇馆之宝”。武博每年推出10多个不同类型特展,去年参观人数达30万人次,今年保持增长。

三是建成淹城文化商业街。淹城旅游区近年来打造集精品生产、展示交易、收藏鉴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商业街区。目前,淹城文化商业街已汇集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在内的书画、牙雕、竹刻、乱针绣等25个经营户、20余家店铺,经营各类文化商品1500多种。

责任编辑:褚孝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