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三治”融合为主线,以破题攻坚为抓手,大力推动资源、服务、力量下沉至城中村,全面提升城中村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聚焦组织保障,筑牢治理根基
“李律师,听了你的专业解答,我心里就有了方向,真的非常感谢你……”近日,胥口镇城中村村民吴女士发生交通事故,想咨询赔偿事宜,但因行动不便,无法出门,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上门走访的“海棠先锋”微网格员求助,没想到第二天“海棠先锋”微网格员便带着村居法律顾问上门提供法律服务,现场答疑解惑。
足不出户就能解答法律难题,映射出胥口镇将党的组织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近年来,胥口镇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精细划分海棠微网格,织密“城中村网格—微网格—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优化网格支部设置,配强海棠先锋队伍,发挥“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的作用,有效提升组织覆盖面和战斗力。与此同时,组织动员“三官一律”、离退休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等多元共治力量,下沉城中村网格,深度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排查、困难关爱帮扶等综合治理,常态提供健康义诊、法律咨询、政策解读等服务场景,多点发力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家园,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聚焦“三治”融合,凝聚治理合力
暮色降临,微风吹拂,左邻右舍搬个小板凳,围坐在广场上,一边观看露天电影,一边聊着家长里短,享受惬意的休闲时光。最近,这一幕温馨的画面在胥口镇城中村上演。
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增进邻里间的交流与互动,胥口镇组织开展“公益电影进城中村”活动,在双车渡自然村播放爱国主义题材影片《血战狙击岭》,不仅让村民享受到“家门口”的文化盛宴,更拉近了邻里间的距离。一直以来,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积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城中村治理体系,挖掘乡贤、老娘舅、热心人士等群众力量,搭建“乡贤议事会”“庭院议事会”“板凳夜谈会”等协商议事平台,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深化城中村民主法治建设,邀请法律顾问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法治讲座,培育法律明白人,普及婚姻家庭、遗产继承、人身损害赔偿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凝聚市镇单位、社会组织、村民骨干等多方力量,定期举办非遗体验、评弹说书、阅读沙龙、手工制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移风易俗,助推乡风文明建设。
聚焦破题攻坚,提升治理实效
前不久,胥口镇城中村殷家浜的村民反映进村路口经常停靠大型货车,不仅挤压了道路通行空间,还妨碍了行人和车辆的视线。为消除安全隐患,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箭泾村党委积极与村民沟通联系,经过多方协调,最终达成共识,决定在通往殷家浜的道路上安装两根道路限高杆。如今,大型车辆已无法停靠进村路口,村庄道路安全通畅,赢得了周边村民的一致好评。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中村公共配套不足、房屋外墙破损、水电设施老化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此,胥口镇深入实施城中村“微改造、精提升”行动,通过持续完善污水管网、公共停车场、非机动车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全力以赴整治私搭乱建、乱堆乱放、车辆违停、毁绿种菜等突出问题,实现人居环境蝶变跃升,让城中村村民居住得更加舒适、安心。先后安装智慧路灯1盏,增设停车位5处,彩绘文化墙600余平方米。不仅如此,胥口镇还严格管控公共区域、公共设施及周边环境卫生,每月对城中村的公共区域进行四害消杀,降低蚊蝇老鼠等密度,改善城中村环境卫生,切实保护村民身体健康。建成1个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提供求职招聘、就业援助、技能培训等服务,引导城中村劳动者合法合规求职。
(来源:胥口镇组织人事和社会保障局 顾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