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的广东省英德市,所到之处,建设现场一片火热:备受广大市民关注的石门台饮用水二期项目——库容2911.82万立方的石门台水库、连接英德市城区和西部地区的主干道——国道G358线英城至大湾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等正加紧推进……一个个民生项目的开建和落地,让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获得感、幸福感油然而生。
兴建石门台饮用水工程,让市民喝上优质山泉水
英德市民对饮用上石门台优质水期盼已久。一直以来,多届英德市委市政府班子为此动议多次,把建成市区石门台饮用水工程作为重要使命。
抓住南岭国家公园建设的发展机遇,2022年4月,英德市动工建设市区石门台饮用水工程项目,并将其作为2022年一号民生工程,全力推进,加快建设。同年12月29日,历经8个月紧张施工,英德市区石门台饮用水工程项目一期建成正式通水,让英德市城区居民及周边镇群众30多万人饮用上了清冽甘甜、品质优良的山泉水。
但是,英德市区石门台饮用水工程一期项目是直接在河床拦陂取水,枯水期因水量不足不能完全保障全年尤其枯水期的用水需求。
要彻底解决用水量不足这一问题,建设二期项目势在必行。早在市区石门台饮用水工程设计建设初期,市委市政府就明确提出建设二期项目,从根本上解决英德市区以及英红镇周边群众常年喝上优质水的期盼。
由于二期工程属中型水库,按照相关规定,需完成专题审批就达28个,其中立项前置专题11个、动工前置专题15个。面对各种专题审报、资金筹措、土地征收、青苗补偿和移民安置等大量的工作,英德市委市政府积极作为、千方百计破除万难、全力推进,确保项目如期建设。
不建楼盘建“九小”,缓解市区学位不足
随着英德城区日新月异发展,人口规模的扩大,市区学位不足,特别是人口密集区域学位不足问题尤为突出。
英德市政府旧址位于市区和平中路,是英德最繁华的地段之一。2014年英德市政府搬迁后,将此地块用于新建一所公办小学和幼儿园,以回应多年来老百姓增加市区义务教育公办学位的关切和诉求。
项目于2021年4月启动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建成了一所崭新靓丽、设备齐全先进、占地约5万平方米、新增小学学位3000个的市第九小学和一个新增学前学位450个的幼儿园。投资规模近3亿元。
与此同时,近几年来,英德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教育事业五年发展规划,用好用活每年1亿元的教育附加专项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每两年建设一所公办学校,计划增加1.65万个公办学位。相继完成广州大学附属中学英德实验学校,以及城北小学、英城街中心小学、八一希望小学等学校的改扩建项目;计划将英德市职业技术学校搬迁到东华中学旧址,将原职业技术学校原址改造成为公办中小学,通过盘活现有教育资源,解决公办学位不足的问题。
打好交通攻坚战,着力解决群众出行难
今年,英德的雨季较往年提早了两个月到来,影响了国道G358线英城至大湾段公路施工。洪灾过后,建设者们紧紧抓住有利时机,推进项目。沿着国道G358线西行,但见建设者们正加紧施工,正忙于清杂、开挖路基,把涵管埋入地底下,挖掘机发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处处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景象。
图为施工中的国道G358线长径路段
图为英德市城区中轴线英州大道南航拍
为加快推进全市交通一体化进程,构建通道更便捷、出行更顺畅、行走更安全的公路网络,方便群众出行,英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项目实地调研,加快推进国道G358英德市英城至大湾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项目规划、建设工作,并于2022年6月16日启动该项目全面建设工作。
道路通,百业兴。近年来英德市全力加快北江航道扩能升级、汕昆高速、广连高速、国省道等项目建设,“四高两铁两江”的快速交通网络已成型。
2023年7月,英德市北江四桥及省道S292线延长线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对进一步改善英德市区的交通状况,促进英德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着力建设一批医疗卫生项目,解决群众看病难
近年来,英德紧紧围绕便民利民为民的服务宗旨,以最大的热情、责任与担当,主动作为,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图为英德市人民医院概貌
在市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英德共投入7亿元建设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及住院大楼,推动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三甲综合医院,市中医院创建为三级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创建为二甲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国家农村中医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特色)专科5个、清远市级重点(特色)专科11个。大力提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医疗服务标准,目前镇卫生院中达到国家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基本标准12家、推荐标准7家,其中2家为二甲综合医院、1家为二级综合医院;256个行政村卫生站均完成标准化建设。
因势而谋,顺势而为,英德市委市政府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东风,又投入5亿元用于完善市区基础设施、城市美化亮化、环境治理和管理,市容市貌明显改善,城市品位有效提升。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
着力拓宽群众就业门路,助力“百千万工程”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中,通过深入调研,英德认为,“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的核心是发展产业,发展产业的本质是提高农民的收入。
结合实际,英德以清远市提出打造英德红茶、麻竹笋五大百亿产值产业为契机,大力发展英德红茶、麻竹笋产业,联农带农强农。
依托清华园、广德园两大园区,近年来,该市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就业面;另一方面,结合各镇(街)实际,注重招引一批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进驻乡村。目前,英德市大部分镇已引进了1至2个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进驻乡村,就近就业人数超过21万。
为让更多人在本地就业,英德每年都举办招聘会,2024年春节刚过,英德举办10场巡回招聘系列活动,超6000名群众在系列招聘会中达成了就业意向。
同时,英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24年1月8日,集中签约动工8个项目,总投资超67亿元;2月3日,广德(英德)产业园集中签约、动工、投产项目16个,总投资约40亿元。
除了搭建求职平台以外,英德还深入推进大学生“雁归”计划,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引才和服务人才平台作用,吸引英德籍大学生和优秀青年人才返乡就业创业,助力家乡建设。“雁归”计划实施以来,英德实地走访大学生1.2万余人,累计吸引了英德籍大学生和优秀青年人才400多人返乡就业创业。
来源:中共英德市委宣传部
作者:黄振生 刘海军 林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