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育广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劳动者是人民群众的主体。新质生产力是以人为本的生产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根本动力要依靠人民,评判标准是人民的获得感。人民性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价值遵循。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
经济发展以社会发展为目的,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归宿。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需要。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们党守初心担使命的必然要求。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初心使命,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新理论,并以指导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都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守正创新。新时代新征程,以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就是为了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夯实发展优势,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在为人民谋幸福,这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所肩负的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更好满足人民需要的客观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解决“好不好”“优不优”的问题。新时代新征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既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科技文化产品需求更为强烈。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供给体系,提供更多“新质”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力量在于人民
人民群众需要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依靠人民群众。只有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主体地位,激发亿万人民探索实践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创造热情,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人是最活跃最宝贵的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而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最宝贵的主体。人类有别于地球上其他生物,具有独特的智慧和创造力,能够通过思考和创新,不断地发明新的工具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人类能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以适应各种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还能不断灵活地调整生产方式和流程,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人类能通过合作和协作、交流和分享,共同完成复杂的生产任务和提高自身的技能,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而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培养、引进和用好人才,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尤其需要引领世界科技前沿、创新创造新型生产工具的战略型人才,熟练掌握新型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具备多维知识结构、熟练掌握新型生产工具的新型劳动者。
推动新质生产力要进一步激发并释放人民的创造精神。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创造人间奇迹的根本力量。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始终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新时代新征程,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进一步大力激发并释放人民的创造精神,以此转化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动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意味着,人民群众创新精神、创造激情的作用将越来越凸显,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就能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造活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标尺是人民满意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根本力量在于人民,那么就要坚持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以人民为评判主体,多维度评判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坚持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要以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目标。实现人民利益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本手段,人民利益和发展生产力内在统一、相互促进,是不可分离的整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类受其自身目的驱使,对历史活动作出选择。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人民群众把握社会发展规律,追求根本利益和根本意愿,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自然成为人民群众的最终选择。
坚持以人民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评判主体。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我们党发展新质生产力进展如何,对高质量发展支撑如何,都应由人民来评判。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人民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成效的评价主体,人民标准是评判发展如何的标尺。
坚持多维度的发展新质生产力评判标准。实践证明,人民群众意见是一把好“尺子”,最能衡量我们工作的长与短、优于劣、冷与暖。人民群众可以从经济、社会等多个维度来评判新质生产力发展状况。从经济维度评判,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显著与否,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了多少,新质生产力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成效如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如何。从社会维度评判,发展新质生产力能为人民群众生活带来哪些获得感,人民群众的劳动强度是否降低、时间是否缩短、环境是否改善,以新质生产力所生产的新产品、新服务,是否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