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
为进一步挖掘转化“东坡文化”的新时代价值,丰富东坡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内涵,眉山市东坡区精神文明办联合眉山市东坡区知行者志愿服务队,联合打造了“苏园沐风”家风家教志愿服务项目,探索出了一条东坡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东坡IP+公园研学”的志愿服务有效路径。该项目主要服务东坡区6-12岁的青少年儿童及家长,结合东坡区“四苏”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的各自特色,以“苏门家风家教”为核心主线,成功打造了“苏门家风、东坡精神、东坡风骨、兄友弟恭”四大精品研学路线,旨在传播和弘扬“苏门家风家教”,坚定眉山市青少年对三苏文化的文化自信。立项以来,“苏园沐风”家风家教志愿服务项目已累计开展6次研学活动,受到了广大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
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基地力量。眉山市东坡区知行者志愿服务队打造的知行·悦读坊湿地公园人文书店,是东坡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在东坡区精神文明办的引导下,积极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才、资金、场地等支持。
东坡区知行者志愿服务队由东坡区60余名各大中小学的一线名师组成的东坡讲师团文化志愿者队伍、资深心理学家组成的心理志愿者队伍等具有特色的若干志愿服务队构成,成熟的志愿者体系可持续为“苏园沐风”项目的实施提供文化课程、安全保障、后勤补给等各种支持。
眉山市东坡区知行者志愿服务队构成
传承家风,开辟志愿实践新路径。“苏园沐风”志愿服务项目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引领下开展志愿服务,聚焦三苏家风家教,在实施过程中贴合群众实际,用心设计志愿服务项目,以公园研学形式为东坡区文明实践志愿活动开辟一条志愿服务的创新路径,在每场研学活动中把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化生活、情景体验、家庭教育、亲子互动等结合起来,让东坡区青少年儿童及家长爱听愿听,能够真正理解
和接受。
图为“母仪若水润三苏”——苏母公园研学活动聆听有感环节
打造精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苏园沐风”志愿服务项目有机结合“游”与“学”两大模块,针对城市各个公园不同的自然景观,设计特色主题文化课堂和活动环节,在研学中融入中国传统节日、中华优秀传统习俗等元素,打造针对东坡区青少年及家长的精品研学课程。孩子和家长们通过文化课堂学习和了解苏门家风家教、东坡精神、东坡风骨等文化知识,通过活动环节锻炼了孩子的实践能力、表达能力等。“苏园沐风”以行读的方式增强东坡区青少年儿童及家长对东坡文化的归属感,提高其对眉山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在实践过程
中坚定了文化自信。
图为“仲夏咏东坡”——苏轼公园研学活动的歌咏东坡音乐会环节
图为“端午少年游”——东坡城市湿地公园研学点雄黄酒环节
服务群众,扩大文明实践覆盖面。 “苏园沐风”志愿服务项目紧紧围绕文明实践主题,突出群众需求导向,努力让志愿服务项目覆盖更多人群。至今已累计开展主题研学活动6次,每场活动平均参与人数为90人,直接服务东坡区青少年学生和东坡文化爱好者群体共700余人,辐射超100个家庭,整体满意度达到 95%以上。参与了苏母公园研学活动的四年级小朋友王人可的妈妈这样说到,“本次研学对于我和孩子来说无疑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行走课堂。作为家长,我将以此次游学为契机,以身示范,将今天的所学所思所悟贯穿到孩子的日常生活教育中,正确科学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努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风。” “苏园沐风”项目将研学活动的地点设置在东坡区东坡文化主题公园,在服务东坡区青少年儿童及家长的同时让更多群众能够参与进文明实践活动中,感受东坡文化的魅力。“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志愿活动,对孩子对家长都太有意义了,下次活动我也要带着孩子一起参加。”旁听了苏轼公园研学活动文化课堂的群众这样说到。
图为苏轼公园研学活动过程中群众们旁听文化课堂
媒介融合,提升文明实践影响力。“苏园沐风”项目研学活动从活动招募、现场拍摄、活动宣传各活动环节均利用多元传播渠道达到招募和宣传的目的。通过发挥线下知行·悦读坊人文书店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城市会客厅”的功能打通线下招募渠道;以线上H5形式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募;以眉山日报、眉山电视台、文明眉山微信公众号、知行·悦读坊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等新媒体为项目提供宣传渠道,通过宣传渠道的合理布局,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各平台的资源优势,
迅速提升“苏园沐风”项目的影响力和品牌力。
(供稿单位:眉山市东坡区文明办;作者:任秀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