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重庆12月28日电(杨璐 易彦龙)民以食为天,重庆市渝北区三亚湾水产市场是重庆主城区市民购买海鲜产品的主要来源,市民餐桌上约三分之一的海鲜来自这里。近期,石盘河社区第五网格的网格员发现不断有居民在社交媒体平台反映“车辆乱停乱放”“卫生环境差”等问题,网上问政平台出现相关投诉20多条。注意到相关问题后,宝圣湖街道高度重视,经过多方沟通协调,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开展提档升级专项整治,充分保障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渝北区宝圣湖街道面积11.3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8万户、21.4万人,是渝北区居住人口最多的街道,辖区安置房、单体楼等老旧小区多,居住人员多,存在社会矛盾多等治理难点。
今年以来,渝北区宝圣湖街道积极探索“551”工作法,以“五长”联动为力量依托,通过“五勤”结合预警处置,打造基层治理品牌“宝石消消乐”,切实推进“双网格”治理,排查、化解矛盾纠纷730件,线上发现并解决民生问题266个,纠纷化解矛盾成功率显著提高,有效畅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米”,线上线下协同治理更加高效。
建强“五长”队伍,织密“网点”。渝北区宝圣湖街道依托2648名社区长、网格长、片区长、楼院长、物业长构成的“五长”队伍,统筹网格内公安、城管等专业执法人员及党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依托209个实体网格,推动双网格力量下社区、进网格、入片区、包楼院,明确感知风险、正面引导、为民解忧等服务事项8项,覆盖人员14万余人,占辖区总人口的70%,实现线上线下网格双重覆盖。
建立“五勤”机制,扎牢“网链”。渝北区宝圣湖街道坚持“双网”融合共治,练好“眼脚脑嘴手”基本功,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加速度”。一是眼勤,确保风险“发现得了”。充分发挥双网格作用,建立信息快速响应机制,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风险隐患、矛盾纠纷、突发事件等。二是脚勤,确保网格“找得到人”。在宣传栏、微信群、公示栏等平台公布社区网格员信息,确保群众有需要时能联系得上,网格员能第一时间赶到群众身边,为群众排忧解难。三是脑勤,确保纠纷“化解得掉”。将网格员收集到的“双网”问题按照城市管理、道路交通、学习教育、卫生健康等类别进行归类,联动网信、公安等部门分级分类处置。四是耳勤,确保意见“收集得到”。通过“朋友圈”“拉家常”“坝坝会”等方式广泛搜集圈内圈外意见建议,引导党员、群众参与双网格治理,共同化解矛盾纠纷、及时答疑解惑,实现“街道一张网,小事不出格”。五是手勤,确保信息扩散精准。建立“街道—社区—网格”三级指挥体制,通过“进圈入群”实现权威报道、惠民政策、辟谣信息“一键传达”。
渝北区宝圣湖街道在市级双网格示范点宝石路社区打造“宝石消消乐”工作品牌,并逐步完善推广。华府春城小区居民停车难问题得益于“宝石消消乐”的治理,通过网格员发现,线上线下了解,在社区、小区党组织、物业及居民代表的沟通协调下,采取自助自治方式,利用小区闲置的绿地、边角地等资源,改造增设停车位112个,解决小区居民车有位停、车能规范停的问题。
今年以来,渝北区宝圣湖街道通过网格发布各类信息6300余条,接受咨询、求助、业务受理等600余条次,完成事项代办、帮忙跑腿等服务200余件,微信视频探访重点人员260余人次,参与志愿服务600余人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2件,其中通过网络主动发现并成功解决民众问题1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