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广东阳山:移风易俗催开文明之花 乡村振兴有了“文明力量”

2023-12-05 14:57
来源:半月谈网

金秋十月,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正是桂花飘香,秋耕秋种的好时节。走进大崀镇松林村,村道洁净,“四小园”规整有序,听着耳畔传来的潺潺水声,放眼望去,村中的民居白墙黛瓦尽显岭南风貌,远处的田地西洋菜、枸杞叶长势繁茂,村民在田间地头忙碌作业……一片和谐村居的美好画卷徐徐铺开。

强化宣教引导

营造移风易俗浓厚氛围

10月16日,阳山开展2023年“文明相约 16(一路)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集中行动日活动。

10月16日,阳山10多个部门、单位在韩愈文化公园举办2023年“文明相约 16(一路)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集中行动日活动,并设置理论宣讲、普法宣传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展位,让市民群众赶文明大集,沐文明新风。

为发挥文明实践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重要作用,推动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近年来,阳山积极抓好宣传引导,大力开展乡风文明线上线下传播活动,利用微信工作群、乡亲群、乡村大喇叭等平台,不断扩大移风易俗工作宣传“朋友圈”,并通过媒体专栏展播、入户宣传、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绘制主题墙绘等形式,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让文明规矩深植村居基层。阳山还积极组织开展入户讲、座谈讲、党员带头讲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主题宣讲,推动移风易俗宣传进村入户、走进田间地头。

同时,阳山积极贯彻落实《清远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倡导践行“阳山乡村文明十二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平台,广泛开展孝老爱亲、崇尚节约、垃圾分类、好家风好家训专题展览、家庭故事分享会等主题活动。

强化积分奖励

激发移风易俗内生动力

阳山充分发挥“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作用,把移风易俗纳入网格精细化治理的工作内容,引导网格员和信息员认真做好移风易俗入户宣传工作,并主动收集、提前掌握网格内婚庆丧葬等有关情况,掌握移风易俗主动权,做到事前提醒,事中监督,有效遏制陈规陋习和歪风邪气。同时,以“文明积分”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通过用文明积分兑换日常用品的方式,切实增强群众在善行公益、环境卫生、社会公德、邻里互助、拒绝“黄赌毒”等方面的主动性与参与率,有效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我们平时搞好卫生、做好信息员工作,都可以得到‘文明积分’,然后每个季度来到村里的‘积分超市’使用积分兑换洗衣液、牙膏等日常生活用品。”大崀镇松林村村民李安滔说,村民开展善行公益、邻里互助等文明行为让村里文明风貌恍然一新,而有了“文明积分”制度,就更有动力和干劲了。

此外,为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成果和水平,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今年初,大崀镇出台实施《大崀镇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评比方案》,面向全镇8个行政村及下辖的所有自然村每个季度均开展一次考评,并推行流动“红黄旗”制度。考核前3名可获得流动红旗,考核得分低于90分给予流动黄旗。

松林村在今年前2次考核中均获得第1名,赢得流动红旗。“自实施流动‘红黄旗’制度以来,村民们都非常自觉搞好门前‘三包’和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都觉得能夺得‘红旗’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大崀镇松林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火炎介绍,自村里赢回了流动红旗后,村民们都觉得很是荣耀。

强化榜样示范

带动移风易俗全面铺开

移风易俗是农村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推动农村文明新风的不断形成,阳山注重以党风政风引领农村新风。

据介绍,阳山县纪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监督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建立党员干部操办婚丧事宜报备制度,将领导干部如实报备婚丧喜庆事宜纳入每年党风廉政考核内容,充分发挥好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全面转变。2021年至今,全县共有近百名干部向纪检监察机关报备婚丧喜庆事宜,暂未发现违规操办的情况。

阳山开展文明家庭故事分享会,通过典型引领辐射带动身边人。

党员干部强化示范同时,阳山也抓好选树先进典型,通过典型引领辐射带动身边人。各镇村将移风易俗纳入“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评选重要依据,着力于“树典型,促转变”,定期选树、表彰、宣传“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把“新风尚”与“陈规陋习”交由群众去比较和选择,形成榜样标杆效应,教育并带动更多的群众积极参与到文明乡风建设中来。近三年,阳山共有1户家庭被评为“广东百户最美家庭”、14户家庭被评为清远市“最美家庭”“书香家庭”、60户家庭被评为阳山县“最美家庭”“书香家庭”。

强化建章立制

推动移风易俗常态长效

“红白事,要从简,重节约,立新意……”走进松林村水圳头村小组,村口宣传墙上展示的松林村村规民约“三字经”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

“现在各村都制定了符合自己村实际的村规民约。不过我们村还进一步将村规民约凝练成了‘三字经’版本,我们读起来朗朗上口,记起来更加容易。”李安滔说,“三字经”版本的村规民约非常有利于村民提高思想认识,养成文明习惯。

阳山县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更新思想观念,革除陈规陋习,遏制不良习俗,形成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该局于今年3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村规民约有关工作的通知》,下发到全县13个乡镇,进一步规范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内容。

目前,全县167个行政村(社区)已全部修订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并把反对大操大办、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内容写进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其中,杨梅镇何皮村委会王屋村获得了清远市优秀村规民约评选三等奖、七拱镇火岗村委会张屋村获得了清远市优秀村规民约评选优秀奖。

此外,阳山在全县167个行政村(社区)全面建立红白理事会,同时要求各村建立红白理事会章程,对村里的红白喜事操办提出新要求,要求不得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倡导婚事新办、白事简办、要厚养薄葬,党员干部要带头等。

强化议事协商

助推移风易俗深入开展

2021年12月,松林村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近2年来,阳山县以大崀镇松林村为试点,搭建议事协商平台,开辟协商公园、连心亭、议事室等阵地,积极开展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探索形成“12345”议事协商模式,推动形成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的多层次民主协商格局,加快实现党建强、产业旺、村庄美、乡风淳、农民富。

“以前做工作,村干部跑断腿,磨破嘴皮子,大家很听不进去,有了分层分类议事协商这个法宝,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我们村干部省心多了。”村干部梁庆强说。

大崀镇松林村开展议事协商。

近年来,阳山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工作,成立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县委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大力推进镇村一级治理工作,把推进议事协商作为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着力点,坚持党组织引领这一主线贯穿议事协商始终,健全党的领导下村委会负责、各类协商主体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自治监督,用好基层锦囊,议出乡村振兴新气象,塑造乡风文明新风尚,走出同心发展致富路。

(作者:段灿)

来源:阳山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