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文明新风润万家——芦溪县深入推进移风易俗

2023-12-04 15:38
来源:萍乡日报

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排场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餐桌上,铺张浪费的少了,省吃俭用的多了;闲暇时,喝酒、打牌、闲聊的少了,读书、看报、健身的多了……近年来,芦溪县在培育乡风民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上下功夫,引导广大群众革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全县范围内形成了一种崇德向善、勤俭节约、崇尚科学、遵纪守法的文明新风尚。

政府引导育新风

该县制定下发《芦溪县推进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三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芦溪县关于遏制高价彩礼推动婚嫁移风易俗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建立了县文明委领导挂点乡镇督导移风易俗工作制度、全县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党员干部操办红白喜事报告制度等,始终把移风易俗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自上而下狠抓工作落实。强化县、乡、村三级联动,细化目标责任,纪检、宣传、农业、民政等职能部门按照统一部署,既履行各自职责,又加强沟通协作,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形成了条块结合、协调有力的良好格局。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破除高价彩礼、反对大操大办、倡导文明新风”签名活动100余场,推动婚事新办。通过集中开展农村移风易俗等系列乡风文明建设,遏制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等不良风气,坚决整治巧立名目收礼敛财等增加群众负担的行为,严厉打击非法宗教、封建迷信、黄赌毒等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村民自治树新风

各行政村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发动群众讨论修订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纳入其中。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的作用,指导全县116个行政村建立健全“一约四会”,对本村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的办理流程、标准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让群众成为文明新风的制定者、执行者。各村充分利用文化墙、宣传栏等宣传阵地,设立移风易俗内容公益广告380余块,大力宣传抵制高价彩礼、婚丧陋习、大操大办等不良社会风气。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坚持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寓教于事,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改变陈规陋习。其中,自编自演的春锣《紫溪新风》入选全国“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优秀文艺作品,并参加全国展演,点击观看逾3000万人次。2022年举办全县首届以“不要彩礼要幸福”为主题的集体婚礼,整个活动简朴热烈、文明祥和,有效引导新一代青年树立良好的婚姻观。

榜样引领促新风

在全县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新时代好少年”等典型人物评选活动,开展“文明家庭”“绿色(清洁)家庭”“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芦溪县截至目前共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4人、“中国好人”25人、“江西好人”22人、“萍乡好人”140余人、“芦溪好人”460余人。以全省移风易俗“5个100”群众评议活动为契机,广泛发动群众积极评议推选,今年村级共推选出“好家庭”63户、“好媳妇”51人、“好理事长”55人、“好公婆”48人、“好岳父母”36人。通过开展各类先进典型选树活动,让身边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德感染更多人,在全社会营造崇德向善、争当好人、争当先进的氛围。该县还建立完善党员干部引领示范制度,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之事,需执行事前申报、事后报告规定,带头抵制大操大办,以党风带动政风民风。同时,充分发挥乡村能人、乡贤、老教师、老干部的榜样作用,引导他们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乡村中传播文明向善的理念。(易伟刚)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