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

移风易俗“三字经” 点亮文明新风尚

2023-12-01 11:19
来源:半月谈网

“一枚党徽真无价,时时处处闪光华,品行第一唱新风,移风易俗传佳话。”每逢周三,江西吉安市永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放映厅,都会播放本地自编自导的移风易俗节目,久而久之,赣西采茶戏《哎哟 妈妈》的台词,群众都能朗朗上口。

近年来,永新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导向,发挥全县29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优势,唱响“引、管、育”三字经,扎实推动移风易俗落实落细,净化社会风气,减轻群众负担,让文明生活蔚然成风。

播种文艺之花,“引”出移风易俗新共识

“提倡简约定亲,反对高额礼金;提倡新办婚礼,反对奢侈浪费;提倡文明婚俗,反对盲目攀比……”在永新县莲洲乡光明村,文明实践员陈二仔编排的一首红白新办顺口溜,在村里广为流传。据悉,该县各乡镇结合实际,编排顺口溜23首,文明新风教育,从娃娃抓起。

近年来,永新采取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文艺汇演,编唱顺口溜,制定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寓教于乐,用文艺浸润感染、影响改变百姓的文明观念。

每年的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该县便会编排移风易俗的舞蹈、永新小鼓、歌曲联欢节目,组织开展“我们的村晚”、庆中秋文艺汇演、文艺惠民书画培训等活动,目前累计开展汇演近200场。

同时,制定《村规民约》和《乡风文明三字经》,以漫画的形式,喷绘在各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外墙上,让群众耳濡目染,树立婚丧嫁娶节俭新风。

倡导文明新风,“管”出移风易俗新风尚

“我们村里明确规定接亲车辆8辆以内、桌数10桌以内、礼金6万元以下,避免了大操大办和攀比之风。”在贺子珍同志故里——烟阁乡黄竹岭村,村里的红白理事会会长贺小云说道。

近年来,该县发挥红白理事会“大管家”作用,在全县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专业打理红白事宜,全县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6500余份,树立节俭治丧、文明祭扫新风尚。

通过“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等道德评议活动,遏制了讲排场、比阔气等现象,群众放下人情攀比的“面子”,拿起精神富裕的“里子”。2022年开展首届感动永新人物评选活动,挖掘培育了40名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让老百姓学有榜样、做有标准。

开展文明实践,“育”出移风易俗新风气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文明祭扫、文明宣讲、文明劝导……该县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文明祭扫 绿色清明”文明实践活动,免费发放鲜花等祭祀用品,鼓励引导干部群众在“落英网”上实施文明祭扫;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志愿服务和理论宣讲活动280余场次,在微信公众号“文明江西”、“文明吉安”、“文明永新”上刊发各类报道170余篇,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听到党的好声音;统筹各方力量,充实791名由网格员、“五老人员”、乡贤能人、道德模范等组成的移风易俗监督员队伍,通过干部夜访等形式,让移风易俗深入人心。

“我讲的内容,群众喜欢听,我也就满足了!”75岁的吉安好人、宣传团成员吴谷,在各乡镇、各社区开展宣讲25场,场场爆满,观众好评如潮。

(永新县委宣传部 谢燕勇)

责任编辑:孔德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