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宜宾市翠屏区委
网格是畅通社区治理的毛细血管,是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调研治理体制问题,深化拓展网格化管理,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这为基层探索网格化管理有效机制提供了根本遵循。翠屏区既宜宾市的老城区,也是主城区,巷深楼密、形态多样,“三无”小区占比曾高达63.31%,群众对改善居住条件、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的期盼非常高。翠屏区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推进“微网实格”建设为抓手,就提升城市基层治理能力做了一些探索,先后被确定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区、四川省城市基层治理示范区等7个省部级试点示范区。
科学划网定格,夯实“微网实格”的物理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论述中始终强调“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实施网格化管理划网、建格和做好信息采集是基本前提。第一步是划好“微网”。根据老城更新、新城发展等重心不同,按照“就近相连、有效管理”的原则,依托城市交通道路和建筑外部围合为边界,在37个社区下划分出175个“四界清晰、虚实结合”的一级网格;在一级网格内以3小时内基本完成入户为评判,按“地缘型、小区型、单元型、单位型”划分出二级网格721个和专属网格114个。第二步是建好“实格”。建立“六方联动”机制,采取“六步工作法”推进网格基础提升,在成熟商品小区主要是腾挪物业用房、利用架空层增添居民共享空间,在“三无”小区主要是改围合、改安防、改环境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89个,新建“戎州微家”88个,新增小区停车位2077个、文体设施747处,水电气网全面改造;实施“拆围透绿”工程,新建“口袋公园”100个、健康绿道100公里。第三步是搭好平台。数字化信息化既是网格化管理的重要特征,也是网格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和途经。只有通过数字赋能,才能将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现代、主动、定量和系统的管理。为此区委建设区级智慧治理集成中心,开发“智享翠屏”信息系统,以街道、社区、网格为区域范围,对城市进行网格化建模,通过网格员对网格内的人、地、事、物、组织五大要素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管理,通过数据分析提升政府决策和服务水平;同时以事件为管理内容,搭建社情民意直通快办平台,及时了解掌握居民的诉求、社会问题以及制约发展因素,按照“六步闭环”流程,融合“四下基层”实践,推动问题实效解决。
坚持赋能增效,强化“微网实格”的制度支撑。机制是工作常态化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主要在于体制机制不顺,因此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首先是向街道赋权。在全省率先出台街道工作规则,厘清党工委、办事处“8+10”工作职责,探索行政区和经济区适度分离改革,街道不再承担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经济职能,推动街道更加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同步赋3权扩4能,将城市管理和市场监管部门派驻街道工作力量的考核监督权、指挥调度权和人事任免建议权下放赋予街道,增强街道在属地范围内“统”的权力。其次是为社区减负。严格执行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备案和费随事转工作要求,明确依法履职25项、协助办理47项、负面清单7项;清理规范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只保留社区党委、居委会和监督委员会3块标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个标识,明确社区不可出具证明20项、可出具证明7项,不断强化社区“专”的职能。第三是给队伍提能。深化社区专职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社区干部“大练兵”带动网格员“大比武”,实行“全岗通”服务,对取得社工师资格证的每月增发职业津贴400—1200元,对获聘区级及以上“社区名师”的基本报酬每月上浮10%—30%;推行社区干部兼任一级网格长,建立“五定”机制配强网格员,创新“全科”管理,从优秀网格员中定向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畅通网格员职业上升渠道,激励网格员积极投身城市治理工作,2021年以来定向招聘19名、占招聘总人数的44%。
实施柔性治理,激发“微网实格”的内生动力。柔性化治理是现代城市治理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第一是发挥专班统筹抓总作用。区委成立城市治理专班,从全区面上统筹推进“柔性治理”工作,定期开展项目会商、现场拉练、逆向评价和问题曝光;定期发布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和社区志愿服务需求清单,常态化开展“最美阳台、最美楼栋、最美小区”“最美网格员、最美志愿者、最美物管员”和“优秀治理案例、优秀共建单位、优秀物业企业、优秀社会组织”等“十佳”评选,引导形成柔性治理浓厚氛围。第二是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我们常态化开展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小区,坚持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引导身边的人,逐渐形成了崇善向善、政和人和、善治和谐的社会氛围。制发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指引,引导群众参与社BA、社区厨神等翠屏“邻里节”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制定党组织职责清单,引导组建“微网实格”自管联合会或片区议事会,总结推广“六孃说事”“小橘灯”等优秀治理案例,推进小区自管组织全覆盖、网格物业分类全覆盖和服务均等化。第三是发挥驻区单位示范作用。建立健全抓柔性治理“四向发力”工作机制,开展机关入格“四个一”活动,每个机关单位至少结对联系一个一级网格,每年捐赠一批民需物资,每月到网格开展一次服务活动,机关干部每半年为居民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明确在职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比例低于80%的机关党组织和参与志愿服务时长少于8个时长的党员年度不能评先评优,促使广大党员在8小时内立足岗位创先争优、8小时外沉入网格多做贡献。目前全区共有注册党员志愿者16812名,各类志愿服务队666支。
实践证明,翠屏区实施“微网实格”柔性治理,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有益探索,夯实了网格基础、理顺了制度机制、形成了有效体系、提高了治理精度、获得了群众认可。在工作中有三点体会:一是城市基层治理务必与城市基层党建深度融合。我们为有效破解党建与治理“两张皮”、工作职能分散等问题,率先成立正科级基层治理中心作为党委组织部门所属机构,在区委治理委领导下统筹推进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等基层治理工作,推动形成“纵向管理、横向协作”的扁平化治理服务工作格局。二是城市规划建设务必同基层治理现代化需求相适应。我们为规范城市秩序、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在新城建设、老城更新中注重以“完整社区”标准,统筹布局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功能设施,以供给侧改革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基层治理平台承载力。三是治理工作理念务必从“硬治理”向“软治理”转变。工作中我们着力探索构建多元参与、友好合作、协同共治的治理形态,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侧改革,采取理性沟通、协同合作等非强制性手段,探索搭建“有事来协商”“基层治理面对面”等治理平台,扭转长期形成的刚性管控思维,推动形成互利合作、平等协商的多元关系,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